如果把中国车市比作一个竞技场,许多家合资车企已在场中热闹地竞赛,还有若干家获得竞赛资格仍在场边热身,比如正在摩拳擦掌建厂的广汽菲亚特和刚获批准的广汽三菱,更有身穿球衣但只能站在看台上的车企,诸如雷诺汽车是也。
上周在深圳举办的第25五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EVS25)的确办得红火,放在正欲在新能源车上大规模发力的中国举办是最佳选择,也是国内外车企和各路投资者云集之地,一切皆因中国开启的对新能源车的绿灯要比其他国家更亮。为此本刊特发综述《第25届电动车大会勾勒电动车未来十年发展线路》。如果主管产业投资的政府部门能明确透露未来若干年内的政府投资力度和税费减免政策,那就锦上添花了,否则光有部门来画绿色技术线路图而不描出金色的投资线路图,车企和投资商内心还是在打鼓,虽然表面上都积极摩拳擦掌。现在谁能明确无误地证明,未来在各大城市为新能源车投建好了充分的基础设施后,开始进入了商业普及,那时谁将是最大的获益者?通过本期转载的《探路产业化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探索》,总之,对电动车未来市场可以乐观,但对自主品牌车企的电动车未来市场的掌控力不容乐观,这是中国车企没有退路的最后一搏。
相对于深圳会展中心举办EVS25热闹景象,到了外面的马路上找辆作为试运营的电动出租车体现一下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体验。本刊记者撰写了亲历记《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眼中的纯电动汽车——比亚迪e6》,比亚迪能把e6电动车当出租车试运行是一个可喜的里程碑,当然由国内较为罕见的有工资的出租车司机掌舵,心态也会更好,怨言更少。
在EVS25上,国外供应商参展非常活跃,除了诸如博世、德尔福、西门子大型供应商巨头外,还有许多家行业知名的专业性供应商也积极参展,诸如里卡多、莲花工程等。本期报道《ZAP 与 Remy ELECTRIC MOTORS 签订战略开发和供应协议》就是很典型的事例,美国加州电动车企业ZAP与美国著名的车用电机雷米公司结成对子,双双来到中国发布合作结果,概因这两家企业都在中国有生产基地,也许雷米以此为开端能更多吸引国内的电动车企业合作机会。
中国市场是通用汽车的最大安慰剂,本期报道《通用汽车成为首家在华年销量过200万辆的跨国汽车公司》,很难想象,没有了中国这块市场份额,通用将会怎样?虽然通用汽车在美国大病一场,但我们看到作为老牌汽车帝国在开拓新兴市场中的经验十分老道,踩点精准,并不是光靠碰运气;通用汽车在中国异常成功的本地化运作经验是一本活生生的商案,值得想冲出国门的自主品牌车企好好咀嚼消化学习。
快到年底盘点了,虽然今年的汽车产销数字足够漂亮,数字后面隐藏的担忧问题仍不少,明年车市的乐观面并不大。本期转载饶达先生的《2010年10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值得回味的是结尾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