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帆
即将实施的更为严厉的油耗限值第三阶段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由于大幅度的限值下调,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据悉,该标准将于今年年底出台,最快有望在2011年启动,目前确定2012年为导入期,至2015年正式执行。
盖世汽车网最新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过半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国内整个汽车行业的冲击不会过大。一方面是因为新标准将采取渐进式推进,给企业足够的准备时间;其次,在经过前两个阶段标准的适应期后,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提前着手应对后续标准的陆续实施,技术储备相对充裕。
此次新标准之所以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在于与前两个阶段标准设定均以单一车型为限值对象不同,其引入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概念,直接以“企业”作为考核对象。如此,以小排量产品为主打的企业压力可以得到释放,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级领域的企业,只要规划好小排量车型的生产比例也可以摊低企业整体平均油耗,而在混合动力、纯电动车等技术趋向成熟,有关车型正式投产后,则可进一步降低企业在这方面的压力。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对于那些资金紧张、新能源技术欠缺、传统汽车的节能技术研发又无法跟上行业发展节拍的企业,油耗限值标准不断严苛,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市场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中低排量市场,技术实力水平相较于合资企业仍有差距的自主车企,此次新标准的出台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业界的顾虑主要集中在自主车企的燃油技术方面。较之合资企业,自主车企在发动机燃油技术相对欠缺,一些小排量车型的百公里油耗水平甚至与合资企业更高排量的车型不相上下,有悲观人士担忧新标准会让部分在资金、技术方面都较为薄弱的自主车企生存难以为继。而乐观人士则表示,这有利于逼迫自主车企加大在燃油技术以及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加快行业结构转型升级。
资料显示,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公布的首批34个企业409款车型的油耗数据均达到了限值标准,在随后2007年公布的第二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中,涉及到55家整车企业共计444款未达标车型,除了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合资企业位列其中,包括一汽、长安、福田、奇瑞等十余家主流自主车企也均榜上有名。从这一点看,自主车企在降低油耗方面难言毫无压力,尽管所涉车型基本都已停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主车企所面临的困境。
最新一批,也就是第三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在去年3月正式对外公布,未达标的车型仍高达400余款。根据公布的企业名称和具体车型,在该批次中,奇瑞、吉利以及比亚迪等一线自主车企基本已经在榜单上难觅踪影,但中兴、长城、江淮等企业仍再次被公告,其未达标车型主要为轻型客车、SUV以及MPV等相对高能耗产品。
不过,从总体上看,自主品牌车型在小排量汽车领域仍占据优势。根据中汽协和中汽研去年6月在北京首次公布的汽车产品节能评价结果,38家整车企业申报的1298个车型中,自主品牌车型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其中小排量车型的表现尤为突出,奇瑞、比亚迪等车企旗下的多款车型的节能效果位居前列。此外,大部分自主车企目前都在纷纷上马新能源车项目,一旦进入量产阶段,也将大大缓解油耗限值标准所带来的节能降耗压力。
尽管《限值》直指大排量和高油耗车型,但业界并不认为新标准的出台会给正在不断走高的国内豪华车市场带来大的冲击。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豪华车生产商自身的技术储备较强,由于中国此前对油耗限值标准过低,大部分企业并未将其最先进的燃油技术引入到中国,一旦中国的相关标准逐渐向国际水平看齐,可以促使这些豪华车企业将其先进的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带入中国以满足标准规定,尤其是混合动力和新能源技术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