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车市给各大4S店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纠纷。除了上文提到的横幅维权外,今年8月,一家4S店售出的一辆车发生事故,驾车人认为事故是由质量问题造成的,而向经销商提出巨额索赔,而4S店则要求根据检测报告进行处理,双方就此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上述事件在近几年频繁发生,不少消费者的维权行为激烈,却没有得到好处。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合理维权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对此,多位律师表示,不支持过度维权方式。据了解,近些年来,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也出现了许多过度维权的事情,比如酒瓶里发现了1只苍蝇,索赔5万元;吃汉堡吃出了1根铁丝,消费者就要商家赔偿由此造成的高考落榜以及引起的一切损失……
而统计数据也显示,目前,类似这样“狮子大开口”的各种不当维权投诉已占到各级消协部门受理投诉的20%左右。那些“巨额索赔”成功的案例绝不是“捡了个大便宜”,而是每一项诉讼请求都有法律依据。
过度维权,一方面说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不少消费者法律意识仍十分淡薄。“许多消费者并不清楚《消法》到底赋予自己哪些权利与义务,对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也认识模糊,因此,在消费投诉过程中提出了种种超越法律之外的要求。”律师说,而这种通过传染病人等途径维权的方式,更是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敲诈勒索,构成犯罪。建议遇到维权困扰的,要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伸张,最好寻求消保委等第三方部门或走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