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与经销商之间像旧社会的夫妻关系
主持人:刚才苏总实际上把目前汽车市场上的现状点了点,前一阶段我们也请了一些高层来分析了一下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势,这些人在年初的时候在我的节目里预计的时候比较悲观和保守,上次他们来全是用大跌眼镜这样的词来形容,后来我们也谈到一个观点是我们在分析有的经济问题的时候,觉得泡沫的情况比较严重,我们也在想是不是中国的汽车市场现在也有了这么一点点泡沫的味道。
刘庆均:两者的关系,如果从汽车集团或者从汽车经销商来讲,他们都是刻意的回避这个问题,实际上刻意的回避就不见得不存在,从我这个角度来讲可能比较中立,因为我们是做汽车平台的,我们自己本身不卖车,但是我们给汽车厂家,给汽车经销商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汽车品牌的这么一个平台,很多汽车厂家新上市的一些个汽车的新闻发布、试乘试驾,甚至一些定向的消费者体验他的汽车的技术含量都在我们的汽车赛道上进行展示或者是试乘试驾,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获取了汽车厂家的想法,同时也获取到了汽车经销商的一些想法,在这里他们倒不是提到说敢怒不敢言,关键是有一个苦衷,客观的讲如果一个品牌销售好的时候,如果汽车经销商对汽车厂家在过去、现在或者是将来,如果是提出一些相对不一致的意见的话,很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就受到了一些制约。比如讲我们现在很多汽车品牌产品供不应求,汽车经销商希望在这个时候多来车,多卖车,提高自己的销售额,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提高自己下游的维修服务,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利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不敢更多的去跟汽车厂家要求,汽车厂家在这个时候也会针对你经销商过去或者现在,在你过去的销售业绩当中的一些体现,可能会有定向的车源,这样就形成一种互相制约,但是又存在矛盾的这么一个情况。所以这样来讲,就像主持人刚才谈到的,有些经销商敢怒不敢言,是这么一个情况,不是不存在,不提不见得就不存在。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应该是很客观的把这个信息传递给汽车厂家。实际上汽车厂家的高层们也经常跟我们一起交流,希望得到我们一些信息的反馈,实际上这是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流通市场的发展。
主持人 梁洪:其实未必这些高层心里不明白,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是有些事儿心里再明白也不能说。我想问问陈主编您怎么看待4S店跟厂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陈雄亮:之前有厂家说像夫妻关系,其实这种关系肯定是像旧社会那种的,不平等的夫妻关系,厂家是男的,随便就可以休了你,这是打个比方。其实就是因为法律上对厂家有强势的地位,但是经销商这块没有任何法律来保护他,如果要改变这种双方不对等的关系的话,刚才苏总提到了,目前这个品牌办法正在修改,提升经销商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个关系如果按国外来说,从1999年开始就打破这种的,允许多渠道,超市也可以卖车,可以有独立的第三方做维修,打破区域垄断,国家和国家之间都可以跨境买车,打破价格垄断。当然我们在搞的时候,欧洲已经改革了,我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新的模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