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福州车市刚刚萌芽,稚嫩如婴。历经十年的沉淀和历练,它,逐步成熟。于是,一个“福州汽车新国度”被福州汽车人精心打造而出。而福州传媒人见证这一切。
从1999年到如今的2009,福州传媒人在报道中见证了车市十年的坦途艰辛和沧桑变化,也品味着个中的酸甜苦辣。
见证人:陈文华,现任《福州日报》汽车新闻记者
见证故事:车市“三大战役”带来的变革
车缘:1997年毕业后就在省汽工贸工作,1998年至今,从事汽车媒体宣传报道工作。
汽车上牌免费可是关键战役之一,这极大促进了车市的发展和繁荣。陈文华告诉记者,早期车市,也还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车辆上牌要收取1万-2万元的高额费用。而现在,除上海以外,各地汽车上牌免费,只收取工本、号牌费等。
2002年时,另一个“战役”打响了。福州10万元以下的车型可以上牌。据陈先生介绍,此前明文规定,此类汽车不得在市区上牌,只能畅游在福州八县。禁令取消后,上海通用打造了一款“十万家轿”——赛欧。一股赛欧潮席卷福州车市。
汽车技术这场人性化“战役”也让陈文华感叹不已。他说,上世纪90年代末,汽车的ABS即“防抱死刹车系统”, 这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成为业界的焦点。此前人们买车仅关注有无助力转向,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项技术,实在是平凡无奇了。
之后,停车要轻松无忧,起步停车系统来了;汽车要安全、能防盗,GPS定位系统来了;“路痴”也能轻松开往目的地,导航来了;车子要环保,新能源车也来报到了……
见证人::陈鑫,现任TV8《车行天下》栏目制片人
见证故事:车商变得善于“攻心计”
车缘:2003年至今,从事电视媒体所有汽车品牌的宣传报道。
汽车兵团们,包括各个汽车品牌的厂商和经销商,越来越讲究热辣、刺激的“攻心计”了。
起初经销商几乎不需要讲究“攻心策略”,因为客户到店门口直接拿车的现象并不少。随着产品的丰富,选择的空间也有很大的转变。于是,从技术的引进,产品的研发、创新,再到服务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等等,汽车兵团开始讲“攻心计”。
更多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车型开始引入中国市场,为了满足顾客的“抢鲜”欲望,一些车型实现全球同步上市,比如当时德国大众的POLO就是个典型例子。而一些豪车品牌,将品牌核心理念深刻贯穿在他们的试驾及各个推广活动中,力求将品质和服务演绎得淋漓尽致。诸如宝马的深度试驾、阿斯顿马丁的植入式电影营销、萨博的汽车飞行秀、凯迪拉克的V-Day特技营销等,这些挑逗消费者心智的策略,更是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品牌推广效果。
见证人::陈秀清,现任职于福州电视台导视频道
见证故事:好车渐入寻常百姓家
车缘:2002年开始与汽车结缘,之后从事电视媒体中汽车的宣传报道。
回忆起当年,陈秀清的话语中略带着一丝酸涩。她说,2002年以前,在福州的车市,拥有汽车的多为一些大单位以及富裕家庭,那时汽车距离普通百姓真的太遥远了。
据介绍,在福州车市初成规模时,也就是在1999年-2001年间,福州整个车市的汽车产品非常少,而且品牌单一,除了广州本田之外,似乎也就剩下上海通用别克、一汽大众和北京切诺基了。
但是,继广本闽都导入汽车4S营销模式后,风驰海马、广本信田、一汽大众永力通、上海大众福申等一批新的汽车4S店相继开业。这仿佛是福州车市黎明时的那一片曙光。竞争来了!店多了,车多了,买车的人也就更多了。也就在3-5年之间,汽车'飞'入许多百姓的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汽车,有的还不止一部车子”。
尽管目前车市的主力车型为10万元左右的车子,但陈秀清认为,接下来随着好车越来越多,车市会有新一波的换车潮,20万元左右的中档车将成为新的主力车型。到时,更是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