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徐平:接力赛手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11月20日21:51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余跃

  自主创新是东风立足世界的可靠保障,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自主品牌建设,是东风的重中之重。

  2009年10月,十堰东风汽车大楼前广场上,正在举行的东风建设40周年庆典启动仪式现场,已经52岁的徐平登上了一辆“体积超大”工程车,身手依旧敏捷。

  作为以商用车起家的东风掌门人,他对商用车有着独特的感情。但同时,他也深知今后他可能要带领东风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停在不远处的风神S30身上。

  自主“接力棒”

  “不要指望它一下子能赚多少钱。只要不太赔钱,就算成功。”

  2005年5月24日,华灯初上,武汉市汉口西北湖某家酒店内的气氛有些低沉,东风一干高层正在为苗圩践行——时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的苗圩即将离任,调任武汉市市委书记。而一个月后的2005年6月24日,时年48岁的徐平成为东风公司的新掌门人。

  4年之后,2009年东风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东风“后合资时代”的全部智慧都将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他吸取了东风在苗圩“大转折”时期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并将这一切完美地应用于自主品牌的开发和建设当中。

  徐平,充当了东风下一程的接力赛选手。

  显然,对于在逆势中艰难存活,进而依靠合资实现大逆转的东风而言,苗圩是一个高创造式的人物。但作为一个曾是拥有“永续发展梦想”的东风掌门人,苗圩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被义无返顾的留给了他的下一任。

  2005年,苗圩和徐平都意识到这一点。“应该说风险很大,但自主品牌是必须要搞。”在离任之前,苗圩对徐平说,不要指望它一下子能赚多少钱。只要不太赔钱,就算成功。

  首先是在中国汽车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东风该有一个怎样的长期战略。在苗圩任上东风大面积与国际巨头合资,“走出去、请进来”已经完成,接下来是如何坚守合资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简单来看,就是要将在20世纪之初成功实现“大合资”的东风模式更加细化和完善。当然,这其中新产品导入、人员分流、管理配置的均衡等都是问题。

  “东风并没有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多品牌管理带来的高效似乎只是暂时,管理成本仍需要控制,来自日、美、法的六七家外资天天都要和东风争利益。”苗圩深知任务的艰难和重大,在走之前也做了很多努力。现在“善于处理各方面关系,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的徐平似乎成了绝佳人选。

  从PSA、日产再到本田,徐平一直坚持扩大与外资的合资合作。2005年当年,东风在徐平的带领下,整体销量同比增长39.31%,增幅是行业的3倍,并在当年12月份成功实现海外上市。除此之外,徐平还成功解决了合资合作与自主品牌的协同发展的大课题;东风的产品、体制和管理都有了进一步调整。

  自主研发借力打力

  “与其花大力气去找寻自主的平台,不如利用合资伙伴的成熟资源搭建自己的平台。”

  当然,东风面临的尴尬是,在自主研发方面东风可能比一汽、上汽都要早,但在市场上,一汽奔腾荣威都或多或少的赚取了利润,而东风仍在埋头苦干。

  在老一辈 “将神龙一分为三、依托东风柳汽郑州日产的自主平台实体”进行尝试后,徐平意识到,自主品牌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来建设。于是,2005年7月,徐平接手东风的第二个月,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筹备组正式成立。

  徐平初期确定的思路是,与其花大力气去找寻自主的平台,不如利用合资伙伴的成熟资源搭建自己的平台。一汽的自主路径显然给了他启发,一汽也是在拥有众多合资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了自主品牌的品牌和工厂。东风与日产全面合资积累的技术资源和人才,都能为这一平台的搭建积攒力量。

  2007年7月,徐平正式敲定成立乘用车事业部,随后东风乘用车武汉工厂第一期工程奠基。一期工程建成形成16万辆的年生产能力,二期工程建成后年总产能将达33万辆。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发”成为东风自主的路径。

  东风自主研发团队共计超过12000人,这些人来自东风本田、神龙以及日产等合资公司。东风自主品牌初步确立的188个供应商中,多数为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

  不仅在人才起用上观念开放,同时,徐平并不拒绝在自主品牌上利用合资公司的技术体系。比如在造型上,东风首款自主轿车是由东风联合国际知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设计,而车身工程则由东风技术中心与IDG(意大利)联合设计开发。而在配套体系上,“联合开发”的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发动机是PSA发动机、变速器是日本Aisin自动变速器和法国MA手动变速器。

  “后起之秀如果没有当初的零部件作为基础的话,没有这些引进技术的零部件作为前期铺垫的话,你怎么搞轿车?”事后,苗圩在评价东风自主品牌时表示,对于徐平这种“开放自主”的思路也表示了赞同,上海牌、红旗牌搞了多少年,最后为什么停掉,就是零部件各方面基础上不去,整车也上不去。

  在东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一些外力因素要求内部发生变化的时候,总有一个人需要站出来为这些“负责”——或许,如果没有苗圩,东风会在2004年巨亏的时期崩盘;如果没有徐平,东风也还仅仅在延续那些大胆有效的合资模式;也许,没有如果。

  徐平

  1982年2月 进入东风汽车公司前身第二汽车制造厂工作;

  1992年7月 任第二汽车制造厂热电厂副厂长;

  1995年3月 任东风汽车公司热电厂厂长;

  1997年11月 任东风汽车公司工会主席

  1999年6 月 兼任东风汽车公司载重车公司党委书记;

  1998年9月 任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

  2001年7月 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2003年7月 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兼副总裁

  2005年5月 在原总经理苗圩因工作调动离开公司后,全面主持东风汽车公司的工作;

  2005年6月9日 正式担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

  2007年10月9日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徐平当选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责任编辑:靳明)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