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汽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产量超过200万辆的汽车集团。截至10月份,上汽整车销售已达218.8万辆,同比增长51%。不出意外的话,上汽今年销售将超过265万辆。
陈虹,身为上汽股份副董事长、上汽股份总裁,堪称国内车坛里最有影响力的少帅。
明年乘用车增长将在15%以上
经济观察报:你对2010年如何预测?
陈虹:今年中国汽车总量看起来会达到1340万辆,也许更高一些,增长超过40%。其中,上汽前10个月销量超过了218万辆,全年超过260万辆已无悬念。这说明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还是很刚性的。
明年上半年也比较明朗,高增长、低通胀的趋势比较清晰了。汽车市场还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预计乘用车增长率在15%左右,商用车稍微低一点,整个汽车市场增长10%以上。
对于中国市场的发展,有几个数据可供参考。目前,中国乘用车千人保有量刚刚超过23辆,参照国际上一些先导国家的发展轨迹,一旦汽车千人保有量超过20辆,汽车产业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另外,中国市场经济梯度性发展也比较明显,今年三、四线城市增长慢慢超过了一、二线城市,在一、二线城市汽车已由奢侈品转变为耐用消费品,而且三、四线城市汽车消费开始逐渐兴起,这一过程又会持续几年,至少还有5年的高速发展期。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讲,现在应该是幸逢其时,这对上汽本身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可能会达到2000万辆。上汽已经开始在考虑怎么做到年销量400万,300万已经不再是门槛了。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会不会变?
陈虹:我觉得近期国家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因为汽车工业不仅可以拉动内需,而且产业链比较长,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作用至关重要。所以,预计目前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还会延续,并还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比如说在二手车、汽车金融等方面还会有新的政策出来。整个汽车市场的走势会更加健康。
经济观察报:上汽盈利能力在全球是怎样一个排名?
陈虹:从销量来说,上汽今年全年销量可以超过265万辆,大概在全世界排第八位,超越了铃木和菲亚特。无论是规模还是上市公司市值,上汽在世界上可以排进前10位。
从盈利能力来讲,上汽在全球也名列前茅。上汽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上汽要保持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在科研和新能源方面的投入。
2014年做到400万辆
经济观察报:上汽提出在2014年做到400万辆,是如何规划的?
陈虹:关于年销量400万辆的问题,上汽预计在2014年左右,中国汽车总销量可以达到2000万辆,按照这个市场需求,上汽只要保持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就可以达到400万。
对上汽来讲,更重要的不是规模,而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来,也就是说要在价值链的高端上做强,比如说品牌、技术开发能力、质量保障体系等等。
经济观察报:上汽自主品牌如何做强?
陈虹:今年上汽自主品牌已经超过9万辆,明年上汽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上汽希望下一个五年计划自主品牌总量能够超过50万辆,这样自主品牌的规模优势就形成了。
关于怎样做强自主品牌,一方面上汽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品牌战略,包括荣威和MG,这两个品牌怎样差异化,上汽已经提出来,品牌特点就是“发现你的不同”;另外,做强品牌需要有产品的支撑。从今年年底到明年,上汽荣威还有几款新产品,MG已经到了MG6。上汽希望荣威和MG品牌明年能够贡献更多有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的拳头产品。
另外,上汽希望自主品牌的网络能够更快覆盖到三、四线城市,上汽一、二线城市已经达到了240余家,但二、三线方面还比较薄弱。
上汽自主品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技术创新。现在上汽面临的产品和项目比较多,总体来讲上汽的资源还比较紧缺。我们在考虑怎样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能够把社会资源、国际资源包括供应商资源充分调用起来。
陈虹: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是要形成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更重要是在零部件上。比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电机驱动控制等,这些都是国际上的难点。这些能力不只是在整车厂,更多体现在零部件系统上。
从产业链角度来讲,这些核心的零部件上汽都要参与。电池方面,上汽今后也考虑跟国内或国际上生产电池的强者联合。现在电池技术还不稳定,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这个技术才能真正有所突破,逐步进入到商业化。上汽还要继续观察。
上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要在整个产业链上进行全面的布局。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一个过程,一是需要国家政策鼓励,二是市政配套设施也要跟进。
正在寻找进入印度的机会
经济观察报:之前通用联手上汽进军印度的消息备受关注,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陈虹:收购伯明瀚LDV公司是真的,上汽是准备和英国当地的企业联手,主要将它的知识产权和相应的工装模具买过来,它在英国的工厂还会保留部分生产,上汽的零部件会出口到英国,在当地组装,这样可以解决上汽在轻型客车、宽体客车方面的空白问题。
印度的潜力比较大,近期印度市场估计可以达到200万辆,相当于中国2000年的水平,但是增速很快。与上汽2015年达到400万辆的预期相关联,上汽认为印度是除中国之外最有潜力的市场。上汽也确实是在寻找机会进入印度市场,上汽通用五菱的本土产品和上海通用由泛亚开发的产品,非常适应印度这个市场,具体内容,上汽跟通用还在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