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近日来,在北京的平谷城区范围内,活跃着一些5元出租车大军,只要是在平谷城区范围内,都是统一价5块。这些车没有任何运营手续,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或发生交通事故也无人管理和负责。可这些5元出租车在当地却非常受欢迎。
借用通俗说法,这样的5元出租车就是所谓的黑车。黑车通常既承担道德风险,还面临被钓危险。但在平谷,5元出租车不仅毫无这两大困境,还颇受欢迎,生意很红火;不仅垄断了当地出租车市场,还形成了公司化运作模式——有专门的公司负责接活和派活。
如此一来,疑问便接踵而至。这些5元出租车为何运营得挺滋润?须知,这些黑车并无运营资格,其背后的公司也不具备开展出租车业务的合法经营权,换言之,乘坐这样的黑车一旦出事,乘客很难维护自身权益。既然如此,市民难道不顾及个人安危?原来平谷客源少,正规出租车不愿在此拉活,而且当地公交事业并不发达。由是观之,无论是市民踊跃搭乘还是黑车潇洒生存,都非无缘无故。
据报道,平谷交通局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非法运营处罚和取缔这些5元车,存在权属不清、取证困难等问题,打击难度很大。好一个打击难度很大!
如果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不采取措施招引正规出租车过来,不打击黑车反而无意中昭示了权力的仁慈,因为一旦打击黑车,当地市民便“举步维艰”,再也无法享受到黑车的便利了。这种局面很耐人寻味,一方面勾勒出现在体制下,市民脆弱的出行环境、孱弱的公力救济和缺位的公交福利保障,一方面凸显职能部门陷入疲沓的懒政之中,应对乏力。
5元出租车现象不止存在平谷,而且在房山、延庆和大兴等多个郊区县都颇有市场,皆成为当地出租车业的主力军。黑车猖獗,除了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公交不发达,是否还与正规出租车畸高的份子钱有关?应该说,没有多少人愿意非制度化生存,但在畸高的份子钱面前,或许只能另选他途。
谁造就了5元出租车的非制度化生存?答案也许不言自明。如果政府部门不履行好职责,并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黑车也许就难以弃绝。一时打掉了,也容易死灰复燃。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