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官方证实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每年车展不少于50个。
国际车展是国际厂商的一次集体实力秀,也是刺激眼球经济的最好形式,其有着其它展示模式所不可比拟的号召力,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在强大消费需求的刺激下,车展业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三足鼎立”格局,说明中国车展业初步告别自由竞争时期,开始进入到垄断竞争时代(剩下的车展只能针对区域性的消费市场,在全国层面基本上不具有影响力)。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文化本就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当然,车展也不例外,三地车展就会让人品味出不同地域文化和历史积淀所带来的差异。我们看来,这三个车展可以用“三国演义”中的魏蜀吴来比喻。
两年一届、定期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是中外汽车业界在中国的重要展事活动。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北京国际车展也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国外著名汽车制造商也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已将北京车展定位于全球 A 级车展。
北京车展已经占据了“天时”之势。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政治辐射力是其它城市所不可比拟的,气势磅礴地域文化和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都深深植入到北京车展中。北京的车展历来以规模最大,权威性最强两个指标雄居于国内车展之首,其颇有几分“携天子以令诸侯”之势。往下的子指标中,北京国际车展在参展商数量、展品的品种、数量以及观众人数等方面都在持续创造了我国专业展览会的纪录。而国外著名的汽车厂家也都愿意投入巨额费用在这个中心展示自己的最新产品,大气的车展文化造就了北京车展可以专注高新技术的展示,各大汽车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的体现,北京车展卖的不仅仅是车,更高层面上是汽车品牌和文化的推销,北京车展往往会引领新一年车市动态和方向,标杆和指南针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众多参观者和厂商在北京车展中往往可以解读出政策变化的方向。
上海车展之东吴风情
上海滩,风云际会之地,同样也是我国的经济重心,中西融合的海派文化是吸引外资企业的“吸金石”,其城市入住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乃至亚太区总部的数量是其他城市不可企及的。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来提升整个上海的城市形象,经过2010年世博会召开,世界性的多元文化在上海交际整合,必定会给上海下一届车展带来更多的经营思路和理念。上海车展依托上海滩强势的经济实力和中西方经济交流重镇的地理优势,无疑是占据了“地利”之便。
上海车展创办于1985年,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国际汽车展览会,逢单数年举办。2004年6月,上海国际汽车展顺利通过了国际博览联盟(UFI)的认证,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可的汽车展。上海车展是“老”车展,多年来与北京车展隔年举办,基本上是“平起平坐”。
从2003年起,除上海贸促会外,车展主办单位增加了权威性行业组织和拥有举办国家级大型汽车展经验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三家主办单位精诚合作,为上海车展从区域性车展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国际汽车大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上海车展的地位和权威性。“严谨、认真”是采访上海车展后给媒体同仁的一致印象,展览的布局、通道的顺畅、组织的严谨值得其他车展学习。上海车展的组织者通过资源的整体整合把上海车展办的有声有色,反映了上海地区借鉴西方国家发达经验的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历史底蕴。
广州车展之蜀国春秋
广州车展在展会历史、参展厂家数量方面都和北京、上海车展有较大差距。在首发车数量、种类的多少方面广州车展虽说和北京、上海车展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说明广州车展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是很强。但广州车展同样拥有其他地区车展所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就在于其背后整个华南市场旺盛的消费能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业界历来有“得华南者得天下”的命题,很多厂商都在不懈余力地开展“南方战略”或者“东南战略”,可以说华南市场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其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各大厂商都会紧紧把握住广州车展的契机来实现其销售目的,不少厂商都坦言,参展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销售”。这种“销售目标高于一切”的特色无疑正符合广州这个城市的务实特性,也必将长期影响着广州车展的定位。与此同时,广州车展已经逐渐打破以往日系车的强势垄断,更多的表现国际化元素。广州车展与北京车展、上海车展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并且正在摆脱“乡土气息的区域车展”的影响而致力于打造出第三大全国车展。广州车展在行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如行业专家贾新光所言,全球车市一片萧条,独有中国车市一枝独秀,而作为2009年最后一场国际性大型车展,广州车展将成为今后中国车市的一个转折点,整体车市将会以广州车展作为明年思考和探索的源泉。广州车展还要继续紧紧围绕“人和”这个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
中国车展在追逐中成长
当中国汽车工业以年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的业绩向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冲刺的时候,北京车展与上海车展也在为争夺中国第一张国际A级车展的名片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而广州车展也加快了追赶的步伐。在数字的增长之外,国内汽车产销量的增长与普及率的提高正在改变着车展的内涵。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观众为获得一把免费赠送的纸扇排起长队,到世纪之交怀有购车冲动的北京市民满头大汗在各个展台收集车型资料;从2004年北京车展中靓丽的车模与文艺演出成为最大亮点,到2005年上海车展中外品牌概念车周围的人头攒动,三大车展在十几年间经历了庙会—展销会—文化盛典—专业展会的变化过程;国际车展不但成为京沪等大都市普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更成为加快汽车文化普及,是中国步入汽车社会的推进剂。
我们把中国三大车展比喻成三国,并不是希望三大车展一定要分出个子丑寅卯,或者一定要像梁山好汉一样分出个座次表,第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车需求,怎样才能通过搭建平台来为中国消费者展示中外车企真正货真价实的优秀产品,怎样通过合作多赢共同打造中国车展这张名片,提升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的影响力,各大车展应该组成更为强势的汽车展销产业联盟,通过自身优势资源的整合,打破地域内利益博弈的迷局,在更高层面上进行广泛的合作发展,最终达到1+1+1﹥3质的突破,中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消费大国的地位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背景下无人撼动,但是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强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