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1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本月的印度新德里汽车展受到各方关注,汽车展现场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由此可见,印度市场的急剧发展以及各汽车公司对印度市场的重视强度。作为主办地的印度,它在汽车产业方面也有卓越成绩,开拓出了一条印度汽车产业救国之路:与国际汽车产业巨头强强联合,加速了汽车产业模式的转换。
印度汽车产业前景
据悉,印度12亿人口平均年收入为1000美元。面对这样的人口收入情况,加强技术创新将给这么广大的市场带来多种新选择。
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师们为印度这个庞大的汽车市场量身设计产品。正是印度这个大市场的消费者们帮助印度以6%的经济增长率逃出了全球经济危机的魔掌。印度政府仅付出了少量的财政支持,而绝大部分经济推动都来自于印度消费者们,他们持续支撑着印度汽车、手机等快速消费品的销售。这个市场的特点是,数量众多,小金额消费占主体。
强强联合促发展
鉴于印度市场特点,汽车产业企业家们纷纷抓紧机遇,开发适合印度消费者习惯和需求的大容量产品,然而他们并没有孤军奋战,而是在自我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又联合国际产业巨头共同创新开发。这种创新方式被称为“联合创新(Indovation)”。
对于联合创新这种新模式,印度总理曼莫汉(Manmohan Singh)认为发展技术是提高印度公共设施条件和公共管理能力的唯一途径。山姆·皮特罗达(Sam Pitroda)是印度总理的专职顾问,也是一位成功的IT企业家。他也指出:“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印度需要重视技能资本。我相信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们正忙于处理富人的问题,而富人的问题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穷人,穷人的问题更加复杂,需要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所以我们要联合富人的智慧来帮助我们发展。”
“ 联合创新”的一个成功例子是塔塔集团发布的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Nano汽车。据预测,Nano每年将生产25万辆,全球销售起价为2000美元。它配置了挡风玻璃刮水器、无内胎轮胎和适用于左手或者右手驾驶的仪表板。两缸发动机最高速度可达105千米每小时。至今为止,约有17500辆Nano汽车行驶在印度的马路上,2010年年底,该数据将有望达到10万。据报道,塔塔公司计划于2011年将Nano推向欧洲市场,同时还将与菲亚特公司合作在拉美地区出售该车型。
印度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对低沉本小型车的需求也吸引来了众多国际汽车产业巨头,诸如日本丰田、本田汽车、法国雷诺以及福特汽车等。他们纷纷在印度市场上投出他们的小型车。
业内人士分析,涌入的大量汽车产业制造商,给印度汽车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他们可以从中借鉴很多汽车产业前沿的技术,并寻求合适的联合机会,把市场扩大到海外;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挑战。然而,这种情况总体还是有利的,印度汽车产业开始从之前的孤立封闭走向了联合创新模式。(尚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