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纸《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投资带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座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对于北京此次未能入选,北汽表示,这并不代表北汽的工作做得不够,北汽不会放弃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推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补贴政策试点的出台实际上是对本土厂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暗中相助,而对纯电动车的补贴最高,意味着此前选择多条腿走路的新能源车发展路径日渐清晰。只欠政策东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大规模量产的条件。
《通知》未超预期
浙江众泰汽车一位工作人员在6月1日听到杭州入选试点城市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此前在各种版本的预测中,杭州并不是此次试点补贴的热门。
据了解,此次《通知》中,圈定的试点城市与此前的预测略有不同,北京、重庆和广州一度是最有可能入选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补贴试点的城市。不过,北京、重庆和广州的落选,很难说不是各车企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
尽管试点城市与预测略有出入,但新能源和节能汽车的补贴标准并未超出人们的预期。《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补贴资金将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只明确了乘用车的补贴标准,而乘用车产品进入《推荐车型目录》的企业获得先发优势。细则规定申请补助的汽车企业,其新能源汽车必须是已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公车推荐车型目录》,截至目前,国内共有43个厂商的100余种车型进入该目录,乘用车有27款,其中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占比超过50%,分别属于一汽轿车、长安汽车、上海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9家企业,这些企业无疑会取得较大的先发优势。
有关人士透露,商用车补贴标准仍将执行“十城千辆”计划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补贴标准。
试点城市车企抢先受益
业内人士认为,在此次公布的5座城市中,深圳的比亚迪、上海的上汽集团、长春一汽集团、合肥奇瑞、江淮和杭州吉利、众泰肯定成为此次补贴的最大受益者。
事实上,在该《通知》公布的数日内,各试点城市都已开始加紧制定配套细则。
日前,深圳市发改委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布了《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深圳将在公交(出租)、公务、家用车等三个重点领域示范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针对购买指定车型并上深圳牌照的用户,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额外增加2万元补贴额度。这也意味着深圳用户可获得的最高总补贴额度将达到8万元。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钧表示,F3DM这款车如果在深圳销售,将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再获得2万元的补贴,而这对于改款车的商业化普及和个人用户购买无疑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据媒体此前的报道称,上海一直在酝酿出台对新能源汽车免收牌照费的政策。如果相关政策出台,就目前上海车牌的平均中标价来看,等于购买一辆新能源车能享受到3万-4万元的额外优惠。所以一旦政策真正实施,对于在上海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也必将极大地刺激上海消费者的购买力。
此外,奇瑞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合肥已经建成投入运行了省内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并正在积极部署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欲在今年年底建成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300个充电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就近原则还是经济辐射作用,安徽奇瑞将因此而受益匪浅。
新能源战略微调
然而,并非只有试点城市中的汽车企业才能独享这份新能源补贴的盛宴。根据《通知》,此次国家给予的财政补助将采取特别机制,也就是说,试点期内,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5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贴标准。
在《通知》发布的前一天,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在现有13座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增加天津、海口、郑州、厦门、苏州、唐山、广州7座试点城市。而新增的城市加上此前13座试点城市,仍有望竞逐下一波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补贴试点的对象。
对于北京此次未能入选,尽管业内普遍认为是在地方博弈中未能获得认可,但北汽集团方面表示,北京没有被选为5座试点城市之一,并不代表北汽的工作做得不够。同时北汽方面也表示,不会放弃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推广。记者从北汽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在新能源的发展规划方面,北汽计划在今年实现新能源车型小批量的量产,2011年实现批量生产,到2015年,北汽新能源车型将达到年产15万辆的产能。
此前呼声最高的重庆,在落选一事上,长安汽车方面表示“遗憾”。同时也称,就目前的补贴政策来看,最高6万元的补贴额度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显然有些“不够到位”。长安汽车方面认为,针对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其成本是比较高的,所以希望能有更强的政策推出作为支持。“接下来,长安汽车会加强电动汽车的开发,更好地做好相关技术的研发。”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实际上,对普通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通知》给出了不同程度的补贴标准。在中国主推普通混合动力车的主要是一些合资企业的外资品牌车型,如一汽丰田的普锐斯、上海通用的混合动力君越及广汽丰田的混合动力凯美瑞等,都无法获得更高的补贴支持。
对此,丰田和通用都以谨慎的态度进行回应。一汽丰田方面表示:“目前,普锐斯确实无法享受到高额的补贴。中国将电动车作为推广方向,因此丰田方面正在做一些是否调整车型的研究。”而通用(中国)公关部相关人士则表示:“对于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我们很欢迎,但其他细节目前我们还在研究当中。”
产业化距离尚远
似乎一切都来得过于突然,纠结多年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迅速出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的迫切。
汽车著名分析师贾新光同样对产业政策的突然出台感到措手不及。他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解读,不仅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同时也为其大规模量产提供了标准制定的空间。
不过,专家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实现真正产业化还为时尚早。贾新光表示,仅就电池标准这一问题,眼下就面临着三大问题。首先是能否大量生产;其二是如何降低成本;第三是能否保证电池的稳定可靠,毕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遭遇时间和距离以及高温等外部环境的考验。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目前新能源汽车仍没有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大范围的推广难度还很大。
“电动车的可靠性还需时间检验,而国家规定的对电动车5年/10万公里的质保期也让部分企业压力很重,企业不要急于求成,练好内功,才能迎来电动车的快速发展。”贾新光告诉记者,在相应的配套政策方面,试点城市是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虽然国家定出了大致的方向,但具体工作还需要试点城市来做。
《通知》指出,试点城市政府是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安排一定资金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措施,重点对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购置和使用、电池的报废及回收体系建设等给予支持。“深圳做得非常到位,在电动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方面已经非常成熟。”贾新光说,“如果没有配套措施,电动车完全发挥不了作用,所以试点城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也认为,选择上述5座城市做试点,是因为5座城市均有新能源产业基础,这样电动车的售后服务也有保证。而北京没有入选,是因为眼下还没有能够投入量产的新能源汽车。
东风日产相关负责人认为,电动车推广的障碍,一个是成本,另外一个就是业务模式的创新。他告诉记者,有了对消费者补贴的政策、有了社会环境的配套,相信能够适当地减少电动车推广的阻力。“电动车的初期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如果逐步提高电动汽车的应用规模,可以把电动车做到跟汽油车一样的价钱。”该负责人称,随着材料工业的进步、电池储能材料的进步,电动车的成本将会慢慢降下来。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也对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的补贴能否到位感到担忧,他表示,“此次补贴实际上是针对企业制定的,而企业最终能否将这个补贴体现到消费者的私人购车上,还有待观察”。
自主品牌争抢量产新能源车
在全球面临着能源和环境双重危机的严峻挑战下,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是大趋势,而国家对企业和电动车产品的鼓励推动,也必将大大加速这一进程。这一点在自主品牌车企身上体现得更为清晰,在新能源车领域,各大自主品牌车企几乎都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了电动车的研发与推广上。
眼下我们可以看到,各大自主品牌车企在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与推广上无不争相大量投入人力物力,都欲在更短的时间内抢占新能源阵地的高点,尽快将有竞争力的车型量产,实现其新能源车型与消费者的零距离接触,步入竞争实质性阶段。
比亚迪汽车很早就开始致力于新能源车的研发,并已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率先实现了市场化营运。比亚迪F3DM低碳版已经开始向个人用户出售,另有一批纯电动车e6也已作为出租车在深圳投入运营。
电池技术是比亚迪在开发和推广新能源车型方面的最大优势,比亚迪可以说是以电池起家,是惟一的横跨电池、汽车两个产业的企业。比亚迪的一位高层告诉记者,自1996年起,比亚迪就开始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研发;2002年,电动汽车项目启动;2006年,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推出;2008年,比亚迪F3DM上市;2010年3月比亚迪推出F3DM低碳版,并正式面向个人销售。
记者了解到,随着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座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比亚迪已经开始着手在试点城市进行新能源车的推广普及。此外,比亚迪一位高层告诉记者,除了5座试点城市,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还将向全国各地铺开,同时海外市场也是重点开拓对象。
不同于其他车企的过分热衷,吉利一位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吉利在新能源车的研发上采用的是“立足传统、储备未来”的能源多样化战略。“在未来20年内,纯电驱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技术都会有长足发展,但是传统内燃机动力总成仍将占据汽车动力源的主导地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吉利决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要齐头并进,在搞好传统动力总成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生产。”该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收购沃尔沃后,吉利未来车型的“技术含金量”是业界所关心的,虽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吉利方面对于“沃尔沃的技术是否会在吉利新能源车型上得以体现”的问题并没有给出肯定回答,但早在收购沃尔沃时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话已经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李书福直言,“收购沃尔沃跟新能源汽车有关系”。
不过,一位吉利高层也告诉记者,未来吉利的新能源车型都将放在吉利全新的三大品牌下销售。其中就包括了今年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挂全球鹰标识的两款纯电动车EK-1和EK-2,和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型帝豪EC7系和EC8系等。
奇瑞 彰显中国造潜力
奇瑞公司副总经理袁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奇瑞为首的民族汽车自主品牌,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从北京车展到上海世博频频亮相,积极配合国家新能源车的示范试点工作,彰显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中国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潜力。
作为示范城市之一,安徽合肥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将更容易利用奇瑞新能源产业研发和产业化的优势。据了解,合肥市已经建成投入运行了省内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并积极部署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欲在今年底建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300个充电桩。可以说,无论是就近原则还是经济辐射,安徽和奇瑞都将受益匪浅。
袁涛表示,政府各项支持政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具备了一定范围内的市场推进。但是公司不会因为补贴政策而改变自己项目推进的节奏,要“努力做好企业的事,重视研发和核心技术,拿出真正性能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推进示范试点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既稳步又快速地往前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长安 混合动力将成标配
尽管此次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补贴的试点城市中,长安汽车并非是其中直接的受益者,但长安汽车仍按照自己的规划,形成不同档次、不同用途、搭载不同动力系统的产品集群。
“目前,长安混合动力杰勋HEV轿车在国内已率先量产并向个人用户销售,志翔HEV混合动力出租车已在重庆投入运营。长安悦翔、志翔CNG双燃料车型也在今年3月投放到全国市场。”长安汽车副总裁朱华荣透露,到2012年,长安旗下所有车型都将搭载弱度混合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将占到基本乘用车(包括微车)的10%。
一位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两年内,长安汽车将在新能源领域至少再投入10亿元,预计到2012年,所有长安自主品牌轿车和微车将全部标配混合动力系统。届时,长安汽车总体油耗将降低15%,到2015年降低20%、2020年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