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两旺依然是中国车市的主旋律。6月以来,新的变化是“产”的旺大幅超过“销”的旺。
一面,各地车管所上牌业务依然繁忙;一面,库房、停车场,甚至经销店周边的树林、草坪、马路边都停满了新车。
6、7月份是传统的销售淡季,终端销量比不了最好的年景,但远远超过最差的年景。
在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的背景下,从中国市场获取更多利益来填补亏空成为跨国车企的共识。另一面,民企身份的比亚迪疯狂上量,逼迫众多国有车企为面子而战。全面拉升的产能让车市消化不良。
半年过去了,汽车市场行至中盘,各家的软肋都暴露在阳光下。
如日中天的只有大众、通用。前者的动力总成优势整体推开,被诟病多年终于站在高端;后者5年前制订的产品策略进入收获期,君越、君威、科鲁兹等持续热卖。
在如日中天的大众旗下,南北大众也有差异,一汽大众受产能不足制约保持了最低的库存率,而上海大众南京工厂的上量导致供大于求,除了被人人喊打的途观加价赚来不少眼球效益外,上海大众的亮点乏善可陈。
汽车市场新近崛起的双雄当属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创造销售奇迹的同时也被奇迹所累。销售人员如同磨盘上的毛驴,因为跑得快因此能者多劳,被添加了更多负荷。在市场理性回归的大势下,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的压力更大。近期天籁、途胜等热销车型的大幅价格跳水表明,这两个企业已经不堪负重。
以低成本取胜的比亚迪最大的支撑力是销量。一旦销量达不到预期,整个体系都会崩塌。从上半年的终端数据看,比亚迪距离目标最远,若不做积极的应对,将累及整个销售和供应链出现危机。
同样销售目标高企的奇瑞,最大的困惑是瑞麒、威麟品牌的叫好不叫座。巨额研发投入换不来市场认同,“有理想,没销量”成为自主品牌战略转型的一大屏障。
在车市整体“产”旺大幅超过“销”旺的背景下,合资企业中的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自主企业中的吉利因为销售目标的克制而显得理性。
本田一贯的“小企业”姿态让其在市场暴热中被边缘化,在市场寒流中显现出进取能量。而吉利有可能是今年唯一“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自主车企。在保持稳健发展步伐的同时,汽车狂人李书福推动的企业战略转型也小有斩获,帝豪EC7、全球鹰熊猫、英伦海景的上量标志着三大全新子品牌初战告捷。
经初步估算,上半年800万辆左右的销量预示着今年汽车销量整体跃过1500万辆、1600万辆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在市场的博弈中,车企能否做到知行合一。
因为贪婪,因为欲望,因为冲动,车企收获喜悦的少,品尝痛苦的多。在又一轮产能大跃进的雾霭中,我们看到,不少车企已经尽显两腿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