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很重要
无论从延长过渡期来讲,节能很重要,现在我主要讲节能的方面。这里有几个概念还需要澄清。一是新能源与节能的关系,新能源与环保的关系,以及节能的多种途径和电驱动的多种途径。节能与新能源车的专项限定了混合动力与电动车,我们不要因为这样的概念影响我们的思维,这样对于我们汽车技术的发展是不利的。新能源不等于是节能的,新能源也不一定是环保。节能有多种途径,电驱动也有多种途径,我们要敞开思路,不要局限于某些领域专门的行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专项在专业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在产业化方面用于示范,但是同时应当看到,我们的基础对薄弱,包括技术和产业化基础。比如说我们的电池,电池后面的基础研究,科学原理,基础材料等等,实际上差得很远。我们不能简单的提电动汽车跟国际先进水平在同一个起跑线,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道路还很任重道远。我们还应当看到,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还有若干其他技术路线值得更多的探索。在节能汽车方面,混合动力驱动、电驱动、先进燃油技术、小型化氢炭化技术都很有潜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加强集成创新等潜力巨大。现在我们搞电动车有一个很遗憾的事情,我们对结构的优化与创新关注得很少,这是因为我们本身不够完善的三电系统跟不优化的结构相匹配。耗能与重量密切相关,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为轻量化提供巨大的前提。30%的氢量化目标是很现实的。包括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节省6至20%的油耗也不难,但有的车我们的油耗确实太高。同时小型化也有很大的潜力,我们使用两座的汽车,这样总重量可以节省30至50%。我们运用智能交通技术、交通物流网技术的潜力也很大,这些数字不是很精确,只是大概的概念,也是给大家一个思考空间。城市规划、道路规划和出行文化也有很多的节能潜力,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汽车节能方面潜力巨大,也很诱人,我呼吁大家应该更加重视汽车的节能技术。
产学研相结合在我国当前阶段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讲一下汽车自主创新方面的思考。更好的节能当然需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有很多的内涵,其中包括技术、产品、管理方面。我们经常讲自主品牌和名牌,其中也有很多概念需要思考和澄清。自主产品和自主管理并不一定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能力跟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也不一样,能力是持续创新的一种能力,这就需要人才、队伍、工艺、装备、能力、数据库等等。自主创新也涉及到不同的层面,有个人的层面,团队的层面,单位的层面和国家的层面。这其中有一些概念是混淆的,这样对于政策的制定是不利的。自主创新是不排除国际合作,因为我们要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要遵守知识产权的规则,很显然合作是必须的。创新重要的一个途径是产学研相结合。这作为我国的战略已经提出。我认为产学研相结合至少在目前我国当前阶段是特别重要,但产学研这个内涵还是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我个人认为,产的内涵是市场导向,现代管理,资金投入等等。学应该是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原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研应该是技术研究和开发。搭起产与研的桥梁进行中示,这样才能更好促进技术的创新。产一般是讲企业,我认为企业只是产的形式或形态之一,并非所有的企业具备产的内涵。客观的讲,我们的国企和民企都有一定的体制和理念问题,体制是考核机制,理念问题是我们成长的文化的问题。学校应该是学的形态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前瞻的研究,有的甚至上脱离了实际,这样的学是在产学研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为。研应是在市场规划下运行的真正的研究机构来搭起产与学的桥梁。我个人认为,尽管我们产学研各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但功能都不强,而且功能错位,接合不够,所以总体来讲效果不太好。要提高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结合是重要的一方面,但另外两个方面也不能忽视,也就是提高产学研本身的能力和水平,包括产产合作,学学合作,加强沟通,理性定位,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和内耗。第二个方面是提高产学研三个方面在产学研结合中对接的能力,就是大家要形成共识,更好的对接。汽车自主创新中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前提大家都清楚,第一是因为汽车涉及到多学科集成。另外汽车也是要求很高的。我们讲科学追求真,人文追求善,艺术追求美,汽车追求真善美,这就要求我们多学科共同协作。同时汽车还有高投入的特点。一个国家汽车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的水平,我们汽车某一方面难以形成一个美丽的孤岛,甚至从一个装备工人到销售人员。我国的国情体制有自己的特色,国家对学校有很大的投入。现在新一轮的投入可能会在四、五百亿,学校内有很多国家级的研究基地。如果这样的资源汽车行业不充分利用,那么别的行业也会充分利用,我希望汽车行业要高度重视这方面,不仅仅是说为了产学研结合装门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