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能力一直是自主品牌发展中的短板,尤其是在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方面。但随着自主品牌羽翼渐丰,一些站得更高的自主车企在研发投入上也开始下“血本”,以摆脱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长城研发5年将投50亿元
10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了首款采用增压技术的乘用车柴油发动机“绿净2.0T”。
柴油发动机“绿净2.0T”的成功,得益于长城对于研发的重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接受采访时表示,提升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开发水平当务之急是提升本土零部件企业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研发能力。过去五年,长城汽车在自主开发方面投入了30亿元,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的3.5%左右。未来五年还将投入50亿元。这些资金将用于购买软硬件设施、招募工程师等方面。
自主研发“强筋骨”
在长城之前,走在自主品牌前列的奇瑞和吉利已经在自主研发上下工夫了。吉利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要占到销售收入的8%以上。2009年,吉利启动整车研发项目20项、发动机研发项目9项、变速器研发项目6项、汽车CAN总线平台建设等专项研发项目20项。这些新的研发项目促使了整车品质的提升和新产品、新车型的不断涌现,有力地提升了吉利品牌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而在今年初奇瑞汽车制定的“精耕2010”的发展计划中,2010年的研发投入将超过销售收入的5%,超过24亿元。
正如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所说:“在国际市场汽车企业受不同行业尊敬,销量是其次,主要是新技术的占有。衡量一个企业好坏的标志不是规模,而是企业本身的基础和能力。
“海归”推动自主研发突围
支撑自主研发的根本是人才,而这其中“海归”的作用不可估量。“海归”们在国外大公司工作多年、了解掌握技术和整个开发流程,正好可以弥补国内企业这方面的缺失。在海归主导下,可以将国内企业的研发引入到规范化的流程中来,从而帮助国内企业沿着国外成熟汽车公司的开发路子,沿着正向开发轨道,开发自己的汽车产品,这是海归们的真正贡献所在。目前在北汽、吉利、奇瑞、长城、华晨、长安等众多国内车企的研究机构中,海归人才都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晨报记者 孙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