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问题是交通问题更是廉政问题
主持人:北京时间10:05分,这里是来自FM103.9兆赫北京交通广播的直播节目汽车天下,我是梁洪。
本周我们关注的第一条消息是近日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拥车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据我们了解早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遭遇的难题,就提出了相关的议案,公车改革再次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最近上海汽车行业协会建议上海在制定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时,要加强新能源资源的利用,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通过激励性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果这一部分建议被采纳,上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会享受到新车免牌照费。
通用汽车公司在破产保护17个月之后,于2010年11月16号宣布了公开募股普通股及法定可转换次级优先股定价。本次公开发行股票预计将融资201亿美元。11月18日上海汽车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33美元获得了配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相关的股权约占美国通用汽车总股本的0.97%。
再来看看其他方面的消息,11月22号第七届路德日,路德日来自不同行业的自觉守法交通志愿者代表被邀请到北京公安交管局,走进现代化的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感受北京智能交通管理。
再来看一组新车上市的消息:
奔驰入门级车型奔驰A级车11月19号在上海正式上市,售价为A160,23万,A18027.8万,目前除了奔驰CLC轿跑车以外,奔驰旗下多达20个车型系列已全部引入中国。
近日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宣布中级越野利器吉普牧马人的升级改款产品,2011年款吉普牧马人正式在中国上市。
传闻已久的的法国雷诺汽车国产计划得到确认。日前,雷诺执行副总裁Jerome Sto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雷诺国产正在计划中,但未没有给出国产的具体时间。
以上就是为大家梳理本周汽车业界大事件,直播间嘉宾是我们合作伙伴来自搜狐汽车新闻副主编王慧芳,慧芳好。
王慧芳:大家好。
主持人:以及来自国际商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张宇星。
张宇星: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一起和大家关注本周汽车新闻排第一位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中央公务用车改革的相关工作。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主要是民革中央提出这样一个提案,这个提案叫做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惑,这个提案中明确提出厅局级以上的官员应该全部取消专车等等建议。这条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我想它代表了一种民意和民声,真的公车改革的话题,今天想请直播间两位嘉宾从各自不同的观点也来聊聊难处在哪?目前公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我想不说大家心里非常了解,确实推行起来非常难。就北京市来讲,相信很多听众包括我们网友印象深刻,在北京几个大活动到来的时候,曾经封存过部分公车,也有公车全部全部停驶的时候,当时我们明显感觉到北京的交通确实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说明公车在像北京这样一个政治为主的城市来讲,它更是一个很大的量,但是现在公车到底有多大量,好像这个数字很难说得清?张宇星老师有没有算过,或者通过其他各种资料统计过?
张宇星:我注意到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博客,他是讲在11月3号,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调查,他讲北京的公务车应该是70万辆,而且不包括军警的,在北京四百万辆车里面是一个不小的数,全国有一个数200万辆,而且这两百万辆还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警,还有超编配车,这就是两百万辆,数据相当庞大。
主持人:为什么多年来一直聚焦公车改革,为什么公车改革还是很难,对于此刻正在听我们节目听众和网友大家可以分别发表各自的观点,我想大家的意见比较多的就是集中在比如说公车私用,这是大家病垢比较多的一点。第二点公车管理怎么样能够透明化,有没有更多的监管机制?另外张宇星刚才谈到一点公车数量现在这么庞大,这些车需要有人去开,这些车还要来养,这部分的养车费用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也是纳税人的钱。
所以综合以上简单这几点,大家都希望公车能够管理更加透明化,能够把公车改革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不仅仅为了大城市交通畅通一些,最重要我觉得还是一个反腐倡廉的工作。
张宇星:刚才梁洪老师提到了,我们认为在公务用车当中,我觉得有几个漏洞,或者叫黑洞吧。
一个是管理方面的黑洞,也是一个很令人震惊的。如果两百万辆规模,在管理上可能会存在相当大的漏洞,黑洞,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第二个,在日常维修和保养的黑洞,我们可以注意到如果以官车比较著称的维修店,或者维修厂,很多东西这个里面奥妙很无穷的一个情况,所有东西可以报销,所有东西可以买购。当然提出管理,不仅仅是司机层面,不仅仅是管车、用车层面,很多层面在这里面有一定奥妙在这里面发财。
第三个黑洞,在使用过程中,比如举个例子,像用油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到加油站看,很多都是用公款,用报销的形式提走了很多其他可能和油以外的东西,我们也看得到的,每个去加油站加油的司机朋友都会有体会到的。平时买东西到超市所有的东西可以有的,可以以油的方式拿走的。
还有一个刚才梁洪提到的公车私用,有人讲所谓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正式公务用车,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和亲属用车,还有三分之一属于私人用车,那就是三分之二属于私用状态,三分之一才是公用状态。一到节假日各种牌子的车都出来了,您刚才讲到封存问题,中非论坛上,我们公车封存路面上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是大家都目睹得到的。至少有这四个方面的黑洞,这是更令人震惊的一个数字,谢谢!
主持人:慧芳对这个事怎么看?
王慧芳:我想今年以北京为例,交通问题已经提到非常重要级别的焦点的话题了,就在我们节目当中无数次聊到交通话题,之前虽然是一个长久以来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没有像今年这么密集的角度提到议事日程。公车改革其实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刚才张老师讲了梁老师也讲了,公车封存以后,奥运会50%—70%公车被封存,那个时候每个人感受到出行的便利。但是对于老百姓正常生活来说,不仅仅是关键时刻做面子工程问题,更重要解决民生和真正的出行便利的问题。所以交通拥堵情况将公车改革纳入到解决交通问题一部分元素。
另外一部分刚才已经讲到的廉政的问题,张老师也讲到这个里面存在着很多的消费漏洞,也存在管理的黑洞,另外一方面作为老百姓考虑,或者一个政府形象问题来讲,也有很多的民怨在里面,大家会觉得开公车的人,或者给政府部门开车的人好像成了一个隐形的特权阶层,他们在道路上比如说不安规则行驶,反正报销罚款都在这个范围之内的,然后各种维修保养过程当中有很多利益牵扯。国外很多案例可以拿过来给我们借鉴的,这次发改委主动启动公车改革过程中,他也讲到有一些国外模式可以作为借鉴经验,有其他几个国家,波斯瓦纳,他们民众把政府公务用车简称为廉政车,波斯瓦纳这种国家公车和老百姓普通行驶用车用的完全不同的牌照,这个牌照是红底白子,老百姓普通家用车一般是白底黑字,或者黄底黑字。
主持人:明确的不同,让大家在路面上一眼能够看出来这是一部公车。
王慧芳:而且政府命令规定工作时间公车可以上路,非工作时间公车不可以上路,即使是领导的司机也不可以开着公车上班,到了9点工作时间启动了,可以从政府部门开着公车出去办事。当然也有一部分,我们国家地方里有一些城市在试行,比如二三线城市,我们了解到四川南充,他们启动了全市的治理规范,他们在两公里范围之内办事,公务员不得启用公车,可以用打车的办法拿回来报销,还可以租用或者其他的借用的办法。
还有公务员阶层有自己用车需求,也有公务办事的需求,确实可以给他们提供一部分的交通补贴,建议自己购买私家用车,借给公用,然后给一部分油贴,补贴给他们,减少了汽车总量购买数量,另外确实给私人和政府都达到了公用和私用的平衡。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