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吉利汽车2007年度供应商大会。
一个新名词频频出现在会议中:“核心供应商”。
台州吉利汽车电器公司、上海威乐汽车空调器公司、台州吉利豪鑫汽车变速器公司的负责人与吉利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吉利首批“核心供应商”。
在《吉利汽车核心供应商建设办法》中规定,有望成为吉利“核心供应商”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必须具备更高的生产条件,其中包括认同吉利的造车理念、追求产品高性价比的价值取向、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等等。
“核心供应商”的设立,标示着以吉利为标志的中国汽车工业体系将更趋成熟和完善。业界公认,汽车整车厂是汽车行业的“龙头”,“龙头”一动,必然带动一大批相关联的产业发展。事实也正是如此。吉利从摩托车行业转入汽车行业的同时,一方面将一批当初追随李书福干摩托车的配套民营企业也带入汽车行业,另一方面,通过“分工合作、分头攻关”的技术交流形式,又培育出一批新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家。截至目前,已有近500家配套企业向吉利供货(不包括二、三级配套企业),以吉利金刚车型为例:产生上游配套企业300家,带动下游配套企业600多家。几年下来,在吉利的发祥地台州,已经发展出相当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厂家多达2000多家,产值接近400亿元。这些企业犹如汽车产业链中的“龙身”,用只有进口产品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的价格,支持着“龙头”的舞动,成为吉利汽车获得高性价比的重要源泉。
不仅如此,吉利式自主创新的另一个成果,则是通过对生产设备体系拓荒式的建设,带动起中国本土轿车制造装备工业的发展。在吉利目前的生产线上,除了机器人这类我国目前还不具备生产能力的设备外,绝大部分设备都来自吉利与国内相关企业的合作制造。这些设备不仅质量可靠,留有长远发展的余地,而且价格特别优惠。如吉利宁波基地采用的模具,其费用约为人民币1000万元,而在其它合资企业,相应的项目费用则高达1.5亿元。不言而喻,如此巨大的差额自然会体现到产品的成本中去。立足于国内的轿车设备工业体系的形成,就像刚劲有力的“龙尾”一样,辅佐着本土企业的自主发展,成为本土企业对外竞争的又一个着力点。正是由于以吉利等自主企业为龙头的零部件配套工业和设备制造工业体系的逐渐成型、完善、提高和发展,李书福断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浙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