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现象”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聚才”和“育才”并举。
汽车是人才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没有人才和技术,造汽车就等于天方夜谭。在技术上几乎是白手起家的吉利,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然而,先天的民营“出身”,却制约着社会人才对吉利的价值判断。犹如池浅难容蛟龙,在发展早期,吉利处于“一将难求”的境地,连招聘来的大学生也往往难以留住。然而,李书福深信“力量在风中回荡”。他采取了多种举措来 “招贤纳士”:
其一、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为了邀请变速箱专家徐滨宽“出山”,李书福曾不下十次登门拜访;李书福还曾亲自上门,与发动机专家余挺促膝谈心,邀请他加盟;为了请动著名海归汽车专家赵福全,李书福多次诚心相邀。目前在吉利工作的几百名专家、人才,全都受到过李书福的亲自邀请。
其二、坦露真情,共襄大义。吉利在“聚才”上秉持着一条原则,就是寻找那些愿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振兴献身的人。李书福“世界汽车版图不能没有中国汽车”的志向,吉利“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宗旨所折射出来的理想光芒,对国内外许许多多汽车专业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原韩国大宇国际副总裁沈奉燮,就是因为“吉利最高管理层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很大抱负”而加盟吉利的。
其三、充分授权,放手工作。吉利在“用才”上也有一条原则,就是“充分授权,放手工作”。李书福曾与徐滨宽“约法三章”:人员,要谁给谁;经费,要多少给多少;业务,由徐全权指挥;不管自动变速箱的研发能否成功,责任由公司来负。正是这条彻底放权的条规,使得徐滨宽的才华奔涌而出,催生出了中国第一款自动变速箱。吉利对其他专家也一样,不论是早期加盟吉利的发动机专家杨建中、底盘专家华福林,还是近期加盟吉利的海归派汽车专家赵福全、祁国俊,都从李书福手中获得了施展才能的充分授权。
李书福的“聚才”策略立竿见影,一大批认同吉利理念的技术专家加盟吉利,很快改变了人才奇缺的局面,形成了在国内独树一帜的强大汽车研发团队。在“育才”方面,吉利也走在了国内汽车同行的前列。
李书福深谙“人才决定一切”的道理,在走进汽车领域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实施庞大而长远的育人计划。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师、技工人才,他先后创办了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北京吉利大学,这些院校几年来为吉利的汽车工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吉利生产线上60%的技工和吉利研究院四分之一的研发人员,都来自上述院校的毕业生。吉利还通过向慈善机构捐赠善款,扶助1000名贫困学子上大学,从中发现、培养更多愿意参与到吉利汽车工业发展中来的优秀人才。
随着吉利汽车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利开始着手创办培养更高知识结构人才的高等院校——中国吉利汽车工程学院。
根据吉利汽车年产销量200万辆的规划,2015年共需员工近20万人。吉利计划把吉利在校学生增至10万人,保证每年能够有1—2万人进入吉利。经过10年发展,一个年产销200万辆汽车的集团就有了基本的人才保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