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世纪末叶,在“用市场换技术”的观念影响下,一场持续20年之久的合资浪潮强烈激荡着中国汽车界。
土轿车工业几乎被釜底抽薪。
吉利,成了这种格局的破局者!
而最终成功锲入“铁桶”的诀窍,则是边缘战术。
战术之一:叩开经济型轿车之门。打开吉利的创业史,可以赫然看到,心气极高的李书福最早的心愿,是想一举冲上汽车的高地,造“中国的奔驰”。然而,壁垒森严的汽车界不可能接纳这样一个“外人”,中高端轿车的领地没有初出茅庐的吉利的容身之地,同时技术因素也制约着李书福的勃勃雄心。于是,吉利顺时度势,很快转变战略,决定从低端产品入手,“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这一转变很快奏效,吉利轿车以逐年翻番的速度迅速进入市场,被合资企业有意无意“忽视”的低端车的潜在市场,爆发性地出现在人们面前。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对吉利“从简单做起,从低端做起”的技术发展路线大加赞赏,指出:“从经济型车开始,逐渐把我们的筋骨练硬朗了,然后再进入中档、高档等技术水平高的领域,我们一定可以慢慢地赶上国际。”
战术之二:借巢孵凤。当吉利下定决心要踏上自主造车之路时,迎面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生产权问题。此前,国务院24号令明确指出不再批准轿车项目。在当时的政策条件下,没有国家允许投资生产和销售的“准生证”,即使把车造出来了也没地方卖。吉利在正面向有关部门多次申请无效的情况下,决定另寻“边门”。1997年,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李书福得知四川德阳有座监狱工厂拥有生产轻型客车的资格,大喜过望,立即踏上西行的列车。经过实地考察和商谈,吉利以出资70%的比例,和四川方面达成合股组建“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公司”的协议。就这样,李书福通过“借道”的办法,取得了第一款小客车(豪情)生产权,堂而皇之进入汽车行业。一年后,吉利买下“四川吉利”另外30%的股份,带着宝贵的首款“准生证”迁回浙江,在浙江临海合法地建起了吉利第一个汽车生产基地。与“四川吉利”异曲同工的还有“江南吉利”。2001年年底,国家经贸委正式将吉利列入《第六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从此,吉利名正言顺地扛起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走上了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道路。
战术之三:从海外汽车市场的边缘切入。李书福念念不忘“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在羽翼尚未全丰之际,就开始筹谋切割国际汽车市场的“蛋糕”了。然而“,走遍世界”的标志在于能否进入欧美,吉利要想进军百年汽车的“老巢”,眼下的品牌实力和品质实力显然不够。因此,李书福重施“边缘战术”,先从埃及、叙利亚、苏丹、伊朗、孟加拉、马来西亚这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入手,开始他的破冰之旅。这一战术获得了预想的成功:2003年8月,一辆辆吉利汽车在上海港口有条不紊地驶上滚装船,标志着吉利汽车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组成部分的愿望成为现实;2004年,吉利汽车出口4846辆,名列中国轿车出口第一名;2005年,吉利出口轿车近7000辆,出口国扩展到30多个国家;2006年前后,吉利进军欧美的脚步明显加快,吉利汽车分别在德国法兰克福和北美亮相;2006年11月,的建“吉利欧美工业园区”设正式列入集团日程。吉利走向世界的大剧终于正式拉开序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