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全球车市 中国坐庄 中国车企海外收购调查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06月30日11:29
来源:汽车时尚报

  曾几何时,那些汽车巨头们把老旧的生产线卖到中国大赚特赚,把爷爷辈车型拿到中国改个名字就是流行。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金融危机使中国成了世界汽车最后的一块阵地:消费者排着队等着提车、车厂加班加点造车,这让中国车企有着前所未有的信心。

在这个资本说话的时代,对于债务缠身的海外汽车来说,只要哪个中国企业多看几眼,它们的老总头像第二天便可能出现在从《华尔街日报》到伦敦《金融时报》的头版上。

  从汽车消费大国到汽车制造大国,这一天对于中国消费者和中国的汽车制造厂来说,来得也许有点突然,但大家正乐滋滋地享受着。

  今天,中国车市销量连续五个月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全球车市格局已被中国彻底改变。现在,中国汽车产业正开始新的一轮启动,一台并购重组大戏正在激情上演。而新能源车的研发与推出也在中国大地进行得轰轰烈烈。也许,中国汽车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汽车的格局。

  中国 车市并购大戏上演

  并构重组大戏上演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当世界汽车巨头接连宣布破产,全球其他区域车市继续下滑,没有宣布减产、裁员、关闭生产线的国际汽车企业已屈指可数。而中国车企却恰好相反,今年以来,它们一方面被排队等着提车的消费者弄得悲喜交加,加班加点造车的同时,还要睁大眼睛看着那些以前不可一世的国际汽车巨头挣扎,“抄底”成为涌动在每个中国汽车大厂老总心中挥之不去的词汇。

  今年3月底,吉利汽车收购了全球排名第二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生产商DSI,创下中国车企“海外抄底第一单”。接下来,上汽有意收购通用部分资产、四川腾中收购悍马、北汽想去收购萨博……虽然很多都是没有得到证实的传闻,但一条条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企业对海外那些如雷贯耳的品牌和资产已是“蠢蠢欲动”,同时,国内厂家之间的并购重组近来也高潮迭起。从上南整合以后,广汽与长丰再结姻缘,近日又传出一汽、广汽争抢华晨。这个资本说话的时代,对于债务缠身的海外汽车来说,它们坚信中国车企“不差钱”,所以只要哪个中国企业多看几眼那些有意出售的资产,它们的老总头像便可能第二天出现在从《华尔街日报》到伦敦《金融时报》的头版上。

  记者今年在英国牛津听到当地人诚恳地说,感谢中国企业收购了罗孚,让MG这个有着85年历史的品牌得以生存。未来,美国人、德国人也会这样说吗?

  从市场大国到产业大国

  曾几何时,那些巨头们把老旧的生产线卖到中国大赚特赚,把爷爷辈车型拿到中国改个名字就是流行。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今年以来,中国车市和中国经济不断给全球车企带来信心,首先是全年销量破千万已十分明朗,接着肯定增幅不低于8%。上周,一汽丰田这样沉稳的企业也没能沉住气,将全年销量计划从年初的38万辆调高到了40万辆,中国市场是全球各大汽车厂商的重中之重,也是他们的信心所在。这是中国消费者的福气,以后,最先进的技术、最新的车型发布将不再被日本东京、美国底特律、德国法兰克福这些地方垄断,他们都将想方设法最先送到中国来,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我们已经感受到这一点。中国已成为全球车市的中心。

  现在,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最被大家看好的新能源产业方面,中国企业已与国际巨头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以比亚迪为代表,国内新能源车甚至已走到世界前列。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不只是世界汽车市场大国,也将成为汽车品牌大国、汽车技术大国。

  大国之路遍布陷阱

  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市值仅有27亿美元,10亿美元可买下整个悍马沃尔沃的成交价很可能是12亿~15亿美元,照这样计算,能买下这些巨人的中国汽车企业可以说有一大把。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车企能出口几千辆车,甚至几百辆,也要当着大新闻炒一把,很多人就以为,买下这些巨头后,便可顺理成章地借船出海。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俗话说吃下去会很难消化。

  首先是那些插着草标叫卖的汽车品牌,不知道背后还有多少债务,买下它们就得买下它们的债务,成本一下子就会扩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了。再要支付庞大的研发费用和新产品全球推广费用,目前的中国企业又有几家有这样的运作实力和经验?所以,眼下这些看起来诱人的价格只是看上去很美。

  中国车企并购国外汽车企业的第一大单应当是上汽收购韩国双龙,结果让上汽吃尽苦头。现在,手握MG和原罗孚几乎全部资产的上汽也只是努力把荣威和MG在国内做好,迟迟未敢大手笔进入国际市场。上汽那里有着并购国外车企最多的经验和教训,中国车企欲出手之前,最好慎之又慎。

  各车企收购进展调查

  奇瑞

  收购目标:沃尔沃(洽谈中)

   07年就有盛传奇瑞将下手并购南京菲亚特奇瑞相关高层还专门在当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发表正式声明进行辟谣。而时隔两年,奇瑞汽车新闻发言人金弋波在回答某报记者关于是否会参与沃尔沃收购时,高调笑谈:“一切皆有可能。”

   本月3日,奇瑞公司称已与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鼎晖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合作,融资29亿元人民币。

   车尚视点:廉价跳板不廉价

   作为自主品牌的先头人物,奇瑞的动作让许多关心自主品牌海外收购的人不可忽略。从今年上海车展奇瑞多款中高级车的亮相可以看出奇瑞在极力想要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对知名品牌的收购可以让奇瑞以极快的速度树立自己的高端品牌形象,当然,这也是获得先进技术的一条捷径。沃尔沃的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领先品质、对质量及环保方面的控制以及全球销售网络都是正在崛起的奇瑞所迫切需要的。

   但觊觎沃尔沃的显然不止奇瑞一家,至少北汽和吉利就一直虎视眈眈。除了竞争之外,奇瑞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消费者信任度方面的诸多问题。

  吉利

  收购目标: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09年3月) 沃尔沃(洽谈中)

   澳大利亚当地时间3月27日12时,吉利汽车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签字仪式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大厦举行。这是全球仅有的两家独立于汽车整车企业之外的自动变速器公司之一,具有年产18万台自动变速器的生产能力。吉利另辟蹊径地收购DSI对于其自主品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就在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讨论持续不断的时候,老总李书福就曾爆出,悍马为求售曾经找过吉利很多次,但吉利对它不感兴趣。而与之相对的,却是吉利积极收购沃尔沃,更有传言吉利已经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一事达成初步意向,被收购之后的沃尔沃或将落户广州东莞,首先国产的车型将是XC90

   车尚视点:15亿美元的沃尔沃是否划算?

   姑且不论传言是否属实,吉利对于沃尔沃的兴趣是明摆着的。日益亏空的沃尔沃在被福特抛弃后成了抢手货。沃尔沃在技术和品牌方面的“隐性资本”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吉利只用了3亿港元就买下了全球第二大的变速器公司,相较之下,再用15亿美元买下是否有点不够划算?

  北汽集团

  收购目标:克莱斯勒(未果) 欧宝(未果) 萨博(未果) 沃尔沃(洽谈中) 福汽(洽谈中)

  从克莱斯勒进入破产保护开始,到通用汽车进入破产保护,欧宝萨博相继进入北汽的谈判意向。绯闻缠身好几个月的瑞典品牌沃尔沃身旁也有北汽的影子。但北汽集团赴欧洲收购谈判团队周转一番,并无实质进展。欧宝归属麦格纳,瑞典一家很小的跑车公司Koenigsegg(科尼赛克)公司成为萨博的最终买家。而沃尔沃最终花落谁家?先是兵工集团,后是现在热炒的吉利,北汽能有多大胜算,实在不好说。北汽团队从欧洲归来后,更是传出北汽从海外收购转向国内并购的消息,第一个绯闻就是福州汽车工业集团(福汽)。北汽和福汽内部传出两种说法,一种是北汽誓一洗广汽收购长丰之耻,坚持全盘收购福汽集团;一种是福汽将拆分为两个部分,由北汽接管福建戴姆勒整车项目。

  车尚视点:买整还是买零?这是个问题!

  从北汽控股的品牌结构来看,北汽几乎全是合资品牌, “自主研发”成为北汽集团最紧需提升的能力。这似乎也就能解释,北汽集团为什么会在欧洲周游一番:欧宝萨博沃尔沃,这些以技术见长的品牌,正是进行突围战略和“大北汽”战略布局中所需要的。可接手这三家任何一个,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动则几十个亿。北汽的海外收购真的意在全盘收购吗?还是仅仅对部分如厂房、生产线等资产进行选择性购买?后者看上去更有执行性一些。

  长安集团

  收购目标:沃尔沃(洽谈中)

  在诸家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和沃尔沃绯闻闹的正凶时,长安汽车集团及其背后的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绝对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资本雄厚的兵装集团在上海车展上与沃尔沃高层高调会晤,表示“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合作。”沃尔沃首席运营官也表示:“我们也期待签署这个协议。”两家的论调很容易让人猜想,长安沃尔沃的合作仅仅是引进哪条生产线吗?当然,这也仅仅是猜想而已。

  车尚视点:资金不是问题?需三思后行!

  数据显示,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沃尔沃09年第一季度亏损约合5.1亿美元。一季度的欧洲销量已经降到6.7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7%沃尔沃一季度的美国销量也降到2.5万辆,同比下降7.9%。此时的沃尔沃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瑞典豪华车品牌,更是一个面临巨大资金亏空的问题企业。但尽管如此,媒体还是从长安集团那里得到了“资金不是问题”的说法。另外一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长安只接管沃尔沃的优良资产,将核心资产一点点抽空。而沃尔沃方面对此事已是非常低调。沃尔沃中国北京办事处在接受本报记者问询时三缄其口,一再强调这是福特方面的事。

  广汽集团

  收购目标:福州汽车工业集团(洽谈中)

  5月21日,广汽集团斥资10亿元收购了长丰汽车29%的股份,再次掀起了汽车业兼并重组的新一轮热潮。继成功收购长丰之后,广汽启动与福州汽车工业集团的重组至今迷雾重重。围绕着重组,福汽和北汽、广汽曾进行了多次频繁的接触。而就在此事热度飙升时, 6月13日,福汽控股的金龙汽车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了下月就将完成重组的消息。至此,对于广汽全盘收购福汽和广汽收购福汽控股东南汽车的消息暂告一段落。

  车尚视点:是否具备连续收购能力?东南不是长丰!

  广汽收购长丰速度不所谓不快,而原因也是因为长丰的股权构成相对简单。可看看东南汽车的股权构成吧,台湾中华汽车三菱汽车东南汽车,每一方各有自己在企业中的主控领域。如何处理台资背景?如何提出一个股东们都满意的收购方案?身为第二梯队的广汽集团,凭地方企业之力,能花费多少时间?做到什么地步?每个疑问都不好解答。另据本报记者从熟悉广汽集团的内部人士处得到消息,广汽收购长丰之后,从广州本田广州丰田调动不少人手维护新公司的运营。广汽集团内部是否还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这也得打个问号。

  评论│ COMMENTARY

  钟师,著名独立汽车分析师

  任何国内车企无实力进行海外并购

  行业内热议的各种收购事件,泡沫比较多。比如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我认为这纯属炒作。吉利使用了一个传播技巧,以达到引起关注的广告效应。我这么说是因为,现阶段中国的任何一家车企,都不具备收购国外中型以上企业的实力。

  企业之间的收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请专家或专业代理公司,通过良好的资本运作,完成收购,国外的企业很擅长这点。还有一种小吃大的情况,比如说保时捷大众,规模可以小,但企业的资本要雄厚,其次拥有核心技术。但技术都是次要的,企业间的收购,说到底,资本最重要。

  衡量海外抛售中车企,不管萨博还是沃尔沃,都是优秀的品牌。母公司抛售他们,是为了换得更多的资本,来解决母公司的现有问题。所以绝对不是低价甩卖,而是动则几十个亿的生意,国内车企不具备这个实力。看看至今被中国车企成功收购的国外品牌,MG、悍马,都是被母公司当作废品处理掉的,当然够便宜。当然,想收购国外车企,还有一个方法是融资。首先吉利这种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不高,其次投资者会评价企业收购的资产是否能有效的给投资带来回报,是否是优良资产。融资并不容易。

  陆晓民,青年莲花经销商高管。汽车待业从业三十余年。曾在东南汽车奇瑞汽车从事多年销售管理工作。

  车企的三国演义

  保时捷成功收购大众后,对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车市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大家不妨做个简单的预测!

  说到变化,不得不提到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分属两家公司的诸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之争由来已久。捷达PK桑塔纳迈腾PK帕萨特速腾PK明锐,这种手足相残的局面屡见不鲜。老蒋说“攘外必先安内”,保时捷收购大众后,能否解决他们之间的内部“斗争”,使他们共同对外?如果有可能,那么三足鼎立的中国车市,则有可能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并购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手段,而并购的战略性动机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争夺市场权利。第二,多元化经营。第三就是降低进入新行业的壁垒。

  企业通过并购能取得的最大效果,购并的动机至关重要。购并动机决定了并购后企业整合的方式并影响着企业的并购效果。企业购并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效率性动机、战略性动机、功利性动机、国家政策动机和机会性动机。

  李依飒,本报北京新闻中心特派记者

  当捡便宜遇到傍大款

  捡便宜、傍大款,这两者的差别在于行动者与被行动者之间的地位差。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倒贴上门。可这世界的神奇就在于,偏有大把花样年华愿意往大款身上贴,比如,吉利

  这么说苛刻了点,吉利明明是以“捡便宜”的身份高调出场的。可捡着捡着观众发现,这便宜太大了,大的买主都有点接不住。于是,买主的身份倒是蹭蹭的往下跌……事到如今,在诸多收购事件的“媒体真空期”,没什么真金白银的消息出炉,我很是为媒体间漫天的各路消息头疼。当事人已不再正面回答媒体的问题,是人云亦云随便说说,还是冷静客观的退后一步?

  其实不仅仅是媒体,中国车企更需要退后这一步。为了让新闻和市场走向真实与有序,我在这里郑重承诺,我们将紧随中国车企踏实的脚印,不管是捡便宜还是傍大款。炒作的不要,用心的过来。

  (成都商报记者张国鸿 本报记者罗雪梅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特派记者李依飒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王慧芳)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