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专家讨论:企业传统内燃机和新能源的研发情况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10月20日18:09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编者按]为推动科技进步,增进国际交流,引导节能减排技术趋势,“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于2009年10月20-22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年会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广泛支持,包括众多世界知名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内,近550多名汽车行业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参会讨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此论坛分享我国汽车技术最新成果,争辩方向,激扬思想,以下是专家讨论:

    赵福全:女士们先生,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受大会主席的委托,来主持今天的压轴戏,本次论坛的会议讨论。

  今年我们在讨论我们今年的产量到底是1200万辆还是1300万辆,大洋彼岸的美国由1700万辆掉到了是在讨论1000万辆还是900万辆。曾几何时,国内的专家、行业的领导带队到底特律参加国际年会,那个时候还有语言不通,因为英语不好。今天我们这个会议有同声传译,大家在一起热烈的讨论,我发起大家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来一个掌声。

  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汽车工业的崛起,带来了GDP的增长,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汽车行业率先超过任何一个行业,为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中国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政局常委在很多场合下表态的事情。这是对汽车人的努力的一个肯定。

  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能不能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回答。我们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可不可以很快的建立起来。同时这些能力建立起来了,我们有没有能源保证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本来汽车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污染了我们的空气。所以今天我们的专家、教授、学者、领导济济一堂在这个论坛里面我们讨论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就是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汽车动力如何走向,如何升级,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十年前中国人是有车开就可以了,今天我们要怎么样保证有更好的车开、更有动力、更清洁的能源来保持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国家领导人看汽车行业新能源有他的看法,专家教授又有他的看法,作为企业又有短期和长期的结合问题,所以未来汽车动力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大家都有很多不同的间接。

未来汽车动力向何处去

  作为国家的部长万部长关心的是一个事情,可是作为万部长和万教授,他关心的又是另外一个事情。不同的人关心的时间段和层次、高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我们大家坐在一起探讨这个话题,我们也非常有幸的请到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大专家、大教授,也有我们的著名企业的领军人物,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有幸的请到了: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教授,北汽汽车研究总院院长顾镭博士。第三位论坛嘉宾是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博士,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高卫民,最后一位嘉宾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波。

  不同的国家讲不同的能源,中国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认为这是中国自由经济贸易最明显的一个表现。中国到底将来怎么发展,有人认为汽油机没戏了,柴油机也差不多了,2005年中国百分之百就是新能源了,新能源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混合动力,好象混合动力就没有发动机了。有人认为中国现在可以跨越式了,也有人认为这些动力都还远着,还是二三十年之后的事。说一我们今天请各位嘉宾畅所欲言。今天更多的是代表各位嘉宾作为一个专家、技术领军人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代表企业。

  下面主要是让各位嘉宾来讲。因为现在我们谈生存是靠传统能源,发展是靠新能源,各个企业的目的肯定是既生存又发展。各位专家除了余老师以外,其他的都是作为企业的技术领军人,他们肩负着企业的生存战略,更肩负着企业的发展战略,我想听听各位专家在企业传统内燃机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情况。

顾镭:成立新能源公司 主要做增压和缸内直喷技术

  顾镭:北汽新能源这一块我们今年,这个月会成立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主要的工作会集中在电动车。因为北汽传统的动力我们也会做一些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增压和缸内直喷技术。

  赵福全:杜博士是美国通用中国科学研究院的院长。美国通用在中国设这个研究院,涉及到美国通用在中国的新能源的战略和传统发动机之间的平衡。

杜江凌:内燃机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杜江凌:我是原来是搞IT的,刚刚加入通用,担任通用中国科学研究院的院长。今天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向大家学习的。通用研发领域向中国设立研究院有几个目的:

  第一,利用国内的人才做新领域里面的技术创新,真正使得通用通用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尤其是跟上汽能够开发出新的技术,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

  第二,和国内的大学和中国的政府、企业同仁一起联合起来搞合作。共同为中国的技术创新做贡献、培养人才。

  说到在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我们这边主要是在,我觉得传统这个字不是很好,我觉得应该叫常规,以常规内燃机领域为主,在这边做研究工作,上午、下午有我们的同事讲到了内燃机,这是我们其中一个的主要方向。另外,我们的新能源方面也会在其他领域做一些研究。

  赵福全:高总是上汽自主品牌的领军人,想听高总谈谈上汽在常规方面?

高卫民:我们要做好各种平衡来全面发展技术。

  高卫民:上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这个开发团队现在叫汽车技术中心,以前也叫汽车研究院,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来,上汽最早的研发技术中心叫拖拉机研究所,因为以前只有拖拉机没有汽车,后来有了汽车,就叫拖拉机汽车研究所。后来拖拉机比例太小了,就叫汽车研究所。后来变成汽车研究院,后来又恢复到汽车技术中心的名称上面。

  目前我们有两千个工程师,英国250,南京250,上海1500个,是这样的规模。虽然有30年的汽车工业的历史,但是从开发来说,特别是自主开发的角度来讲,我们还非常年轻,自主开发,奇瑞吉利都走在我们前面,我们自主开发的历史只有五年,但是我们已经把750、550带入了市场。在五年的过程中,我们要跟世界上的百年老店、通用这些130多年的历史的大的公司来竞争。从竞争角度来讲,并不因为你只有五年,他就对你有所宽容,或者是你的产品可以查一点,或者将来能源的发展你可以慢一点,这都不行。因为市场对我们进行着挑战。我们现在非常艰难的在前进着。将来的能源和现有的能源都得考虑。从现有的能源考虑来讲,柴油机、汽油机都要考虑。从动力总成,发动机不行,还得有变速箱。常规的手动变速箱也可以节约排放1%到2%,如果你的机械效率高的话,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传动系统。还有整车的各种技术,包括车辆的减行各方面的东西。上汽各个方面都在搞,各个方面都得搞,因为公司面临着各种各样挑战,面对世界能源和环境的要求,我们要权衡我们自己做好各种的平衡来发展我们的全面技术。谢谢!

  赵福全:下面请长安的刘院长来介绍一下。

刘波:长安明年会有直喷增压的发动机上市

  刘波:长安本身就是做小排量发动机起家的。目前传统的发动机有五个系列,从0.8到2.0都已经全部覆盖了,我们所谓的自主品牌的汽车,都是安装的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动机。从目前来看,对产生汽车发动机,跟顾院长说的一样,长安就是直喷加增压的技术,明年我们一个全新的发动机就会上市,就是直喷加增压的发动机。对于新能源这一块,长安混合动力做得比较多,从02年跟国家863一块搞活动,今年产业化的混合动力已经上市、销售,目前也有一些定单。长安除了在中度混合动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关键是搭建了一个中度混合动力的平台,向其他产品延伸。同时我们在弱混合动力明年也会上市,在强度混合动力我们也在开展一些工作,目前长安公司主要是把新能源单独成立一个公司,主要是负责系统、电机这一块。

  主持人:今年我们有一个特殊的嘉宾,就是余老师,余老师作为国家863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们想了解一下,从学校的角度,从同济大学的角度又是怎么样进行的?或者是干脆我们就研究电池了,不研究发动机了。但是我们研究电池脚步还远着呢。想请问一下余老师,学校从教学和科研的角度如何来平衡,来兼顾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第二,作为国家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如何能够影响国家在制订产业政策,包括国家重点项目上面,很多人认为国家就只做混合动力了,是不是这样?想请一下余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

余卓平:燃料电池我们一定要跟上国际的发展。

  余卓平:今天一开局说我们第一年能够突破千万辆的时候,作为行业里面的一员感到非常高兴。刚才听了几位企业里面的老总讲了,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新的起步的形势。非常的艰难,一方面要靠现有的产品维持的发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逼得越来越近。这种两手抓的战略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所以,作为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讲,这一份压力确实不存在。但是我们从学校的研究人员、教学人员来讲,我们也是有压力的。这个压力就是你刚才讲,我们现在的学生,我只教他发动机,也有偏废。因为你现在培养的一定是未来的动量。所以学校里面也要两手抓。从道理上来讲,当然基础是最重要的,汽车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人来讲是最重要的。但是从新的专业知识的灌输来讲,我们也一样要两手抓。既要给他我们现在的传统汽车技术的主要东西,我们讲的传统还是基础性的东西。现在我们讲的新能源汽车,无非是在动力系统上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底盘、车身领域,汽车还是汽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从这一点来讲,同济大学从2000年,万钢现在是部长,当年他是作为一个工程师从德国回来的。这一点他还是有眼光,抓住了汽车发展的方向。所以同济大学这十年,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是抓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从研究的重点来讲,我们当时是啃那块骨头,国家任务里面,863整体布局,有纯电动汽车,有混合动力,有燃料汽车,当时的骨头是燃料汽车,一个是它离市场远,第二,技术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啃的骨头很多。确实这十年来,我觉得我们在这里面干下来了,体会颇多,确实很苦,但是我们也觉得很自豪。在电动汽车的发展领域,我们觉得一方面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培养了很多人。相信在高总手下的新能源领域里面有非常多是我们输送过去的学生。逐渐恢成为栋梁之材。

  另外,在我们国家电动汽车的技术上面,即使是燃料汽车,跟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还是有很多的共性需求,一开始我们搞燃料汽车,就提出一个电电混合的概念,这对于混合动力多能源管理的策略,跟很多动力是有共性的。多能源电力系统的控制这一块是共性。第二,我们要用到动力蓄电池,动力蓄电池是共性,用到电驱动,电驱动是共性。我们附加了几个合作伙伴,像大连的物化所,他们搞燃料电池,我们把这个系统继承来做,我觉得收获还是挺大的。从国家电力项目来讲,国家现在也是拉开一个不好偏废某一个的做法。因为确实,上午有一系列专家在讲,从技术路线,大家都看到了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没有一家敢说我就搞混合动力,我不搞纯电动,我也不搞燃料电池。也没有一家敢说我就做纯电动,其他我都不做。现在是并进的阶段。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讲,离市场近的,特别是刚才我听了长安的刘院长介绍,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混合动力这一块,轻度混合是我们近期市场突破的重点。因为毕竟市场接受度相对来说会容易。所以这个轻度混合是我们近期能够大力的去推的东西。

  另外,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欧洲一些重点在柴油,美国曾经摇晃了一阵子,纯电动他搞得最早,说纯电动不行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声调最高。现在又在重点的突纯电动。日本还是走得很扎实,柴油没有走,他会走混合动力,现在有的是在重点突,三菱、尼桑在突纯电动,本田丰田很大重点在燃料电池上。从国际形势来看,这几条技术路线都存在,我们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现在中国每一千人有三四十辆车。我们现在是有车了,希望车好。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人没有车,我们还要让那些人有车,那些人有车,在我的概念上来讲,那些车的性能比现在燃气汽车差一点,没有关系,我相信我们的用户能够接受。小型的纯电动汽车,晚上充电,充分提高我们电力工业的效率。抓住一块电能来,能够白天去跑一百多公里,这样一个交通工具,我相信在中国一定大有发展潜力。所以纯电动我们要做。另外,长远来讲,燃料电池我们一定要跟上国际的发展。现在的国际上都定在2015年,日本、德国定的点都在2015年,燃料电池要稍微好一点。我们到那个时候会怎么样,所以一定不能放弃。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责任编辑:zhangliyue)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