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长安、哈飞、昌河的整合比作一出大戏的话,45岁的长安总裁徐留平就是幕后导演。轻舟已过万重山。对于徐留平来说,心头大石已经落地,其他业务整合只是时间问题。从2006年至今短短三年内,徐留平俨然已成为国内汽车业的旗帜性人物,人称“少帅”的他用激情一举将长安带入国内四大汽车企业之列。
执导大戏:有波澜但不惊
“大的方向是兵装集团和中航集团两个一把手定的,细节谈判是我们邓总和他们赵总谈的,我其实没起什么作用。”在11月10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徐留平努力想压抑住兴奋,表现得异常谦虚。实在拗不过执着的记者之时,他才承认,他参与了关键环节的谈判。
长安重组哈飞、昌河是徐留平进入长安以来实施最重要的行动。这项整合关系到兵装集团和中航集团两大央企汽车业务的融合,关系到国内微车企业的整合,直接涉及黑龙江、江西、重庆等三省市的利益,影响面极大。
“有波澜但不惊!”徐留平坦言,如果换成别的企业,要谈成这样的重组难度极大,但“双方都出自军工系统,有好感,好沟通,价值观基本一致。”
徐留平对整合难度早有心理准备:“要真正融为一家人,起码要几年的时间。”在他心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共享、融为一家”就是在今后整合的十六字方针,这也是他的基本准则。
惊艳升迁:3年3级跳
在汽车界,徐留平被称为“少帅”,按照长安员工的说法,他是“少”且“帅”,具体来说,一是年龄不大,在国内前十大汽车集团里,45岁的他年龄最小;第二个原因是入行时间短,2001年,身为兵器集团发展计划部副主任的他到长安挂职,这才进入汽车行业;第三个原因是高大威猛,人长得帅。
2006年2月,仅仅42岁的徐留平从北京空降重庆,接替尹家绪,出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撤销)总裁。在当年第一次参加北京车展时,徐留平大谈获得国研中心肯定的“长安模式”。他表示,长安通过“走出去,再走回来”这一条螺旋式上升的开发道路,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国内外资源来发展自己,通过打基础、成长、快速发展和放飞4个阶段形成了“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创新模式。会后,“长安模式”成为媒体报道热点,获得不少曝光度的徐留平也初步奠定了在行业内的地位。
2007年12月,徐留平再次接替尹家绪,担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一年后的2009年1月,他第三次从尹家绪手中接过接力棒,出任A股长安汽车董事长。至此,短短3年间,长安实现了平稳过渡,进入了徐留平时代。在刚刚过去的10月底,他当选为长安汽车集团总裁。
雄心壮志:江湖再添“一大”
“最突出的是进入国内四大汽车企业行列。”一位长安内部人士在总结徐留平统领长安以后的变化时,着重讲了这一点,这也是今年以来长安人自豪感急升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晋升“四大”,并不是一个虚名,它意味着很大且实实在在的好处。年初汽车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四大四小”的概念,明确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等四大企业可在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但其他国有企业不能。这意味着,江湖不再有“三大”,而变成“四大”,长安终于与他们平起平坐。
事实上,今年前10月,长安销售116.15万辆,如今加上昌河哈飞的38.14万辆,新长安的销售数字已超过东风(149.9万辆)。
胆大心细:不收购沃尔沃
徐留平给外界的印象是年富力强,激情澎湃,但同时他又不乏冷静。在沃尔沃问题上,他的冷静甚至让很多预测家大跌眼镜。
“我们跟沃尔沃已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础,亲上加亲固然是一种选择。但是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让我们做出了不收购决定。”这个决定,就是2008年底,长安汽车拒绝了福特抛来的沃尔沃礼包。那时,兵装集团和中航集团已开始接触。
长安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徐留平在考虑后认为,沃尔沃的包袱很重,买过来不难,但要运营起来,让它恢复盈利很难,搞不好会拖累长安。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放弃了别人眼中的香饽饽,专心投入自身发展和重组国内企业的计划中。他告诉记者,虽然不收购,但长安与沃尔沃的合作有强制的合同保障,即使吉利收购成功后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据悉,2016年前,长安福特重庆工厂仍将继续生产沃尔沃S40轿车,在2019年前,仍将生产沃尔沃S80轿车。
■徐式语录
○希望1.0升以下产品购置税全部减掉。
○如果国家领导人都坐自主品牌的产品,中国汽车产业爬到全球最优秀水平的时期就到了。
○汽车行业要戒除两个丑恶现象。第一是吹牛说大话;第二是妄自菲薄,说自己什么都不行。
○如果我们成长到1500万的市场,企业最低的入门值将是两百万辆,1500万除以200万,全国只剩7个汽车企业,还有部分合资品牌,中国将能有三到四家比较优秀的企业在全球崛起。
本报记者杨开然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