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车市又一个“黄金十年”的开局之年。
在这一年,中国车市第一次将“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宝座揽入怀中;在这一年,中国车市第一次跃上年产销汽车双超1000万辆的平台;在这一年,中国车市正式拉开了向中国腹地进军的序幕……在这一年,无数类似这样的真实的细节在说明着中国车市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诱惑”。
但是,“困惑”接踵而来。
在这一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8亿辆大关,中国多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北京更是达到400万辆的级别,塞车、停车难、停车贵……这些“汽车病毒”,正成为中国城市挥之不去的梦魇。
2009年12月16日,北京市副市长黄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压力,北京将很快推出车辆管理新办法,这是中国城市管理者对解决城市“汽车病毒”,所作出的最新表态。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曾经是摆在无数中国老百姓面前的诱惑,但油价上涨、交通堵塞、停车贵且难……这些,又让买不买车,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困惑。
1.8亿辆,“汽车时代”的光荣与挑战
9月份,公安部发布最新数据,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机动保有量为180018512辆,国内多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大关,中国,已经整体站在“汽车时代”的门槛上。
“汽车时代”,曾经是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新时代,更便捷的出行方式、更宽广的生活范围、更舒适的生活品质……但是我们忽视了汽车——这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的魔性的一面。
2009年,随着汽车涌入中国更多的家庭,国内的交通、停车、能源……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2009年12月20日,堵在上班路上的湖北宜昌居民张小姐对记者抱怨:没想到现在宜昌塞车也这么厉害了,每次经过这个隧道,都要花十多分钟的时间。
塞车,在迅速增长的中国车市面前,已经不再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的专利,在二线、三线甚至是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居民也开始“享受”塞车带来的特殊感受。
汽车消费中的“不能承受之轻”
“汽车时代”,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轻”远远不止塞车这一个问题,油价的无休止上涨、停车位越来越难找、停车费越来越贵、汽车管理方式越来越让人说不清……这些都是“汽车时代”到来后的“不能承受之轻”,而汽车,在这些“不能承受之轻”面前,变得更像一个“汽车病毒”。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一年内第八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一路走高站上80美元/桶的高位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宣告“破7”,97号汽油价格汽油价格达到7.09元/升。
油价“破7”对车主的用车心态和“准车主”的购车欲望显然都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打击,尽管该用的车还是要用、该买的车还是要买,但在“油价可能不断上涨”的心理暗示之下,市场对油价上涨的敏感度可能要远远大于油价实际上涨的幅度,在它背后,可能引发车主对油价无休止上涨和买得起车用不起车的双重绝望。
除了油价,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也正在考验着中国无数城市居民的停车智商。
“晚上不敢出去啊,回来就找不到车位了。”12月20日,家住海珠区滨江东一个高档小区的车主冯先生这样对记者表示,在冯先生所居住的小区,1000多户居民只有不到200个车位,为了争夺有限的停车位资源,冯先生和他的小区居民,只能费尽心机早点回家“霸”车位。
有车一族是“停车难”,无车一族则干脆打消了买车的念头。家住天河员村一个楼盘的市民王先生多次抱怨:“我也想买车啊,但买了车停哪去?小区车位差不多30万元一个,可以买两辆我喜欢的车了。”
汽车消费,正在遭遇“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
简单甚至是奇怪的汽车管理方式
11月23日,广州车展开幕当天,包括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在内的汽车界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谈道:2010年中国车市要想继续高水平增长,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很显然,在迅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面前,精明的汽车市场领导者,已经发现了限制中国车市未来继续高速发展的症结所在——车市消费环境,和这个症结相比,中国居民的购买力、中国市场对汽车的需求……这些都不是问题。
幸运而又有些不幸的是:国内很多城市管理者、交通管理者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采取的措施却让人感到讶异。
今年上半年,国内多个城市传出要“开征交通拥堵费”的消息,在经舆论的广泛关注后,尽管国内多个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对开征“城市交通拥堵费”春心萌动但却只能限于探讨论证阶段。
不过,“汽车时代”汽车管理新模式的探索还是有“先行者”,10月底,安徽省交通管理部门表示:从11月起,安徽省交警将全面推广应用移动“警务通”,每个驾驶人将必须在建设银行办理“交通龙卡”,收费90元。从明年1月1日起,交警将上路检查“交通龙卡”,明年3月1日起,交警将对未携带“交通龙卡”的驾驶人处以50元罚款。
这意味着,今后安徽的司机上路,除了携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必要的证明,还得携带“银行卡”,消息一出,舆论四起。
舆论关注的背后,是车主继油价、交通、停车等用车的“硬成本”飙升之后,车主用车的“软成本”也在飙升,2009年,汽车对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而言,不仅仅是诱惑,也演化成了一个买不买车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