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126P已模模糊糊地成为了历史,对于该车的印象也慢慢开始淡忘。
其实,126跟126P属同一部车,只因为在波兰生产后而改叫126P,且多了个“P”字样而已。这小车在中国也曾经创造过平民家庭圆买车美梦的奇迹,几十年前最初几千元一辆的售价,真的让不少人感到兴奋,它可能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私家车。
最早的126出生在1972年,以FIAT 500后继车型的身份面世,由意大利FIAT设置于Cassino和 Termini Imerese的两间车厂负责生产,持续至1980年为止,126均出自以上两间车厂。
而全称为Polski Fiat 126p的车辆则是来自波兰FSM(1972年始建成的车厂),1973年得到意大利FIAT首肯后制造的车辆。因此,126后面的“P”也就成了地标,标志着这是一部Poland波兰生产的车型,并有一段时间出口至多个东方国家,当然包括中国。
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以易货贸易方式从波兰进口,并于八十年代末停止进口。首批进口的菲亚特126P,据说是为了易货一批机床补的零头。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百姓家庭的轿车,为众多车迷和家庭青睐,于是菲亚特126P(北京人俗称“小土豆”)成为“万元户”们的首选,可以这么讲菲亚特126P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第一款平民化的轿车,是当今中国私驾车的雏形,对于今天的家轿市场有着划时代启蒙意义。在欧洲,126和大众“甲壳虫”及奥斯汀“迷你”车齐名。小土豆,126P其实绝对不介意这样的称呼,因为它早已在世界各地习惯了同类型的“昵称”。
126P实际上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车型,自1972年的意大利126开始,到2000年止的波兰126P,该车型合共生产了4670000部,其中3320000便是来自波兰。其貌不扬的126P缘何获得巨大的成功?您该记得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而同时期出生的126P正是一部着重燃油经济性的车型……
此车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坚实耐用,价格低廉的特点,特别是后置风冷式发动机为此车的最大特色,在现代轿车中除大众“甲壳虫”外,几乎没有后置发动机车型。引进国内的Polsk菲亚特126车型搭载0.653升双缸风冷发动机,它的最高车速可达105公里/小时。
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法规和保养的关系,现今极少再见此车,更加上1996年已全面停止生产,所有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现今极少再见到此车,所以现在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