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在其官网上发布了首批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共涉及105家企业、5923个车型,并在最显眼的地方链接了“了解详细油耗查询方法及相关情况”的网页。工信部此举旨在给购车者以指导,给车企以警示。但是,就笔者来看,这突然间给出的多达近6000个的所谓“真实油耗数据”并未彻底真实,横亘在消费者心中的“数据从何而来”、“检测是否公正”的终极疑问并未得到透彻解答。
在工信部给出的链接里,记者看到,共给出了9条相关解释说明,包括“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查询方法、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以及消费者最关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数据来源及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按照工信部的说法,“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发布的所有数据都是由生产企业提供;而汽车生产企业、进口汽车经销商申报的燃料消耗量数据,必须是按照统一的检测方法(即《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检测,并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检测机构(其中进口汽车可经质检部门指定检测机构)检测确认的燃料消耗量数据。不过,对于具体的指定机构为哪些机构、检测过程由哪几方参与、是否有监督机构以及检测收费标准等事关结果真实性的细节只字未提。而对于一次性公布的这6000辆车在什么时候测的也并未透露。
据相关人士表示,汽车企业可以就近选择天津、长春和襄樊等地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时报样本给工信部,工信部再公开这些数据。这一充满了可乘之机的疏松过程不仅让人担忧:这和厂家出钱自己找机构进行碰撞测试、自己印上五星级标识有什么区别?汽车安全、油耗都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既然想要真实,那么不妨真实到底,否则,要么被消费者漠视,要么沦为C-NCAP的油耗版。这应该都不是6000个数据存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