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新车销售增速全球瞩目。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正在向汽车强国迈进,也有论者认为中国已初具汽车强国的某些特征。时值2010“两会”前夕,我们特推出“中国迈向汽车强国路线图”调查。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一环,搜狐汽车希望能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在向业界收集领袖意见时,搜狐汽车特别专访了汽车行业资深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
作为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资深专家,看到中国汽车达到产销1350万辆的规模,陈光祖开心地笑了,“现在的中国应该可以称的上是汽车大国了,这给我国继续向汽车强国迈进打下了基础。不过这个过程还需要很长时间,大概是30年。”
陈光祖告诉搜狐汽车,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向大规模和集成化方向发展,而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需求给汽车生产企业带来规模效应,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制约。这种情况在2009年底已经发生了,几乎所有在售的热销车型,消费者都无法提到现车,少则一周,多则半年。
“这主要是受到零部件产能的制约,如果零部件的供应跟不上,整车厂也无能为力。”陈光祖说。所以,这给我国零部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零部件做强了,然后整车开发才能更快、成本更低。”
但是,光有技术进步是不够的。陈光祖认为,比技术提升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的进步。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通用汽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推进的“土星计划”。本想通过采用最新技术开发小型车,来与日本车竞争,然而,通用汽车却输在了粗放式的管理上,现在的土星品牌只能悄然消亡。
陈光祖说:“现在汽车产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这对管理水平上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有助于新技术的应用和增长方式的转移。”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搜狐汽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改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