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201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前沿论坛实录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7月16日12:46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彭立新: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来自欧洲、美国、中国的技术高层专家参加我们的论坛,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台上的嘉宾。

Christoph Huss宝马汽车集团科学与交通政策的高级副总裁,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08年至10年的主席,欢迎Christoph Huss。接下来是Ted Roberston先生,是国际汽车联合会2001年至2002主席Christoph Huss曾任05年美国ACE公司主席,大家欢迎。第三位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李骏博士,李博士是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国2012年至2014主席,李博士主持开发的6DH柴油机获得07年国家经济二等奖,他主持研发的发动机都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大家欢迎。第四位是高卫民教授,他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曾在德国大众公司工作多年,2010年任寰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上海汽车英国控股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在高教授的领导下上海汽车产品逐步与世界一流品牌靠近,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成果累累,大家欢迎。最后一位是我们的赵福全博士,他是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赵博士92年在日本广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在英国、美国工作,2004年回国后曾任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在兼研发中心总经理,200611月加盟吉利集团,发表论文100多篇,英文专著5部,曾任ACE主席08年并被《中国汽车报》评为中国汽车年度最佳技术总裁,大家欢迎。

 

参加我们论坛的还有特邀的互动嘉宾,给大家介绍一下,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院院长黄向东先生,北京汽车研究院总院常务副院长林逸先生,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伟先生,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邢如飞先生,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助理周剑光先生,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强先生,奇瑞公司技术中心陆建辉先生,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产品发展规划部经理廉玉波先生,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院长助理扬名强先生。我们现在的传统技术还能走多远,内燃机成为我们人类不可离开的动力,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回顾我们的传统动力和传统技术还能走多远,同时我们也想问,在今天大家都在追求新技术、新能源的时候,到底我们的新技术变为传统技术的那一天还有多远?请几位嘉宾为我们解析。首先请两位客人给我们回答。

 

Christoph Huss:确保新旧技术之间的传承

 

  Christoph Huss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其实对于新技术并不是特别的保守,我是非常相信现有的内燃机至少在未来一至两代甚至更长时间内会存在。其实内燃机现在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们希望进一步改善内燃机的燃油消耗,我们希望在2020年的时候进一步减少他的油耗,所以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们还有进一步的技术改善空间来满足市场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有趣的是随着新技术的诞生,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一个技术制约,我们需要进一步确保新、旧技术之间的传承。像我之前说的,我们有一些可能性来将可再生能源引用到交通领域中,我们有生物柴油、电动车、混合动力,我相信我们还有氢动力车。我认为实际上在新能源领域中它是一个渐进的历程,刚开始城市会出现少量的动力车,也会有混合动力的汽车,以及所有混合技术的车辆,我认为对于这些混合动力的车辆首先是应用于城市的交通环境中,我不相信它会出现一夜之内的改变,我相信它是一个变革的过程。

 

彭立新:你参与了很多车辆的研发,现在你是电动车总裁,所以你对于未来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你认为在未来的五年中你是否能看到在大街上跑的这种新技术的电动车

 

Ted Roberston:内燃机的改善空间还很大

 

  Ted Roberston:我主要是设计引擎,我是一个动力总成的工程师,我也学了一些动力学的知识,我最初的专业是引擎,对于我现在所担任的职务是电动车总裁,实际上电动车和我们之前的内燃机是对立的技术,刚开始对于我来说很难适应这样的职位,要想预测电动车未来发展的趋势,我觉得我并没有办法预测它到底能走得多快,但至少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我们会进一步改善内燃机来提升它的效率和减少排放,我相信我们会研发出来一些新的离子技术和新的材料,我们目前已经刚刚开始这方面的研发,也开始了解离子技术如何能进一步改善现有的内燃机的效率,我个人认为内燃机仍然在未来还是有很好的前景的。对电动车我也感到非常乐观,因为当我在几年前建造的第一辆车的时候我当时得到了启发,在我的驾驶体验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我觉得电动车驾驶起来很有乐趣,速度很快,而且非常安静,还有不同的操控的感受,因为电动车它是取决于电池来供电的,而且它的包装也是非常紧凑,因为电池在车辆中的安装也是有了更多的改善,空间更有利。我们有这么多的机会来重新分析车辆的驾乘乐趣以及驾车的体验,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优点,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机会可以使我们整个车辆的成本降低,不见得要使用了汽油或者柴油这种发动机或者不需要那么高的价格,对于每过几天或者每过几周的时间来养护,维护的成本也会降低,我发现实际上这种电动汽车是非常有趣,而且我们在设计方面有很多的机遇。像HUSS先生刚才提到成本的问题和驾乘范围的问题,当然我们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对此进行发展,尤其是在电池的角度,我们这样才能使得车辆更加的在不同的人群当中能力铺开,当然它已经有很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不同的人当中进行驾乘,我们还有很多的驾乘的经历特别是在北美的地区,基本上都是40英里或者60公里左右,所以我认为它是一种非常有用和实际的车辆,至少对于北美的人口来讲是如此,当然也会有非常大比例一部分的其他国家的人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问题是在北美可能有一些人会驾驶的距离比较长,比如说在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对这些人来讲电动汽车并不是很实际,但我们认为在绿色的角度对一个家庭来讲是第二、第三,这也是我为什么这样乐观。我想接下来五到十年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这样的车辆,当然这比例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太多,2030%,到时候可以看一下这些汽车的价格,以及成本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我也相信当时平均的价格将会大幅度的降低,对于内燃机来讲仍然有他的市场。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杜伟)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