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成都国际车展尚未落幕,但参展商、销量和观众数量却已再创新高。虽然,业内一致认为,成都车展的定位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车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冠以“国际”二字也略显牵强,但成都车展的规模提升速度之快以及厂商参展热情高涨同样令人感到惊诧。
目前除了北京、上海每年轮番组织一次车展外,国内大大小小的地方车展不计其数,数量过剩、功能单一、内容雷同是目前区域性车展存在的通病。而有谁能想到,在10年前还是小规模的成都车展凭借自己的销售优势在众多车展中脱颖而出,体现出了区域车展强盛的生命力。
事实上,成都车展与其他区域车展一样都曾遭遇过被排斥的过程,不少汽车厂商曾多次感叹中国的车展太多了,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参加各种车展时,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毕竟与大型车展相比,以经销商参展为主的区域车展牵扯了厂商太多的精力与投入,效果有时反而并不理想。
尽管都是区域车展,几乎都是以“卖车”为主,但是得益于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成都这个以休闲、享受生活为“名片”的城市里举行的车展,却将市场动向把握得相当准确,从2万-2000万元的不同车型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其巨大的包容性以及消费的潜力,逐渐被企业所接受,同时也得到了跨国企业的青睐。
厂商们发现,车展作为最有效的汽车营销模式,适应了行业的发展需要,前景广阔。中国车市巨大,消费特点多样,不仅需要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车展,更需要成都车展这样高质量的区域性车展为消费者购车和品牌的拓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不过,显然仅凭销售数量成都车展还无法与国内三大车展媲美。在我看来,通过新车销售吸引参展商和观众的眼球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为参展商打造一个好的平台,包括服务与宣传等配套功能。
有专家曾预计,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也有条件培养出四五个有影响力的大型车展。但目前来看,区域车展跻身国际车展的争夺还将异常激烈。成都车展的地位虽然逐渐提升,但“务实”的特色也愈发明显。毕竟国际车展要提升的不仅是人流和订单,品牌影响力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