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市规划处于无解状态
主持人:非常感谢田禹,谢谢。
0923: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现在最希望就是学校能够有校车,如果学校的校车在周边地区按照大的小区停靠的话,能够解决我们太大太大的问题,每天送孩子放学上学已经成为我最沉重的一个负担,每天堵在路上不仅上班要迟到,还要影响自己一天的心情,上班也不踏实,老想着早点溜出去接孩子。
1023:北京的这些著名的医院全部都在最拥堵的地区和最中心的地区,真的是希望以后看病能够容一点,别在生病的时候还要在路上耗很多时间才能到医院,到医院还是排队等待,能不能把一些著名医院迁到郊区去,让看病的人能够更方便一些。
张毅:校车那个我想说两句,现在每个小学校的门口每天早上堵的一塌糊涂,连交警都不敢去管,为什么?现在都一个孩子,孩子太金贵了。刚才那位母亲提的意见确实特别好,如果能用社会化用校车解决多少车的出行率?
主持人:如果真的有校车恐怕很多地方的拥堵都能解决。
张耀东:校车是特别典型的例子,城市规划的时候一般会照顾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利益的规划,一个是社会效益的规划,但是我们在堵车的时候往往谈论的是社会效益,在规划的时候往往过多考虑经济效益。比如说医院的问题,让一个医院搬到城郊去,经济效益来讲医院是不愿意的。城市规划中我们越来越多喜欢用板块概念、中心区概念,人为建立一个拥堵的点,以前十年前北京有几个拥堵点,望京是一个死城出入口多,现在发现很多交通结点。我们的路网又是环形路网,有一个结点就把整个环堵住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太多考虑经济效益而没有把社会效益放进来。
张毅:北京的城市规划选择的模式是无解,我们是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而不是放射性的一个一个小城镇,二环、三环、四环、五环,所有的环路旁边都盖满了房子,这是骨子里面的毛病,很难解决。
张耀东:我们效仿很多城市的模式,辐射区、住宅区很多是美国式的,美国曼哈顿是相对封闭的,上海其实浦东浦西也可以割裂开,浦东的交通情况跟浦西好。
张毅:我们学习的是俄罗斯的模式摊大饼。
主持人:说到校车问题,引起很多听众朋友的共鸣,有听众说送孩子上下学成为我最大的负担,从长远角度上解决治堵很多的关键点。我们在今天的星期三会客室当中首先和大家关注了关于本周的一起汽车大事件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透露北京正在研究有关交通拥堵的一揽子计划,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会长期和大家密切关注。我们也在合作伙伴搜狐汽车、《经济观察报》上听取广大听众和网友的意见。北京的交通治堵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需要大家来共同解决。
本周另外一条新闻车船使用税的新政策近期将会进行首次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我国车船税的新政策将分七个梯度按照排量征税。1.0升—1.6升每年360—1080,2.0升年税率起征点是900,4.0升以上年税额起征额是3500,最高达万元,高低相差近15倍。这个目的的政策鼓励小排量,对于这样一个有可能出台的税率政策请二张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点评。
张毅:我曾经说过,我们目前的国家税费出发点有问题,国外把汽车税费征收主要是依据油耗还有二氧化碳值来征收,但是我们现在按排量,排量又不科学的,小排量不一定省油,大排量不一定费油。车船税是一个财产税,财产税应该根据财产的价值来核定你的税率。我认为目前出台的正在审议中间的车船税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另外我听说25号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时也有一些人大常委提出不同的看法。再有一点,我国是鼓励1.6以下小排量车的,你把1.6以下小排量车税费还搞得那么高,这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如果按照我的观点,应该1.0以下免税,1.0—1.6象征性收一点就可以,大排量的征什么七千或者六千,能买4.0以上车的人不在乎这点儿钱。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吗?很有效这个作用。
主持人:从法律的制订上欠缺一些科学性,从未来的效果上看也未必能够达到效果。我们再来看看耀东的观点。
张耀东:我对于财税方面的研究没有张老师那么深,我从一个车主的角度去讲。我看到这个政策的时候感到不是说国家是全面加税,基本全涨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当时搞燃油税的时候也是这个目的,为什么不在燃油税上想办法,或者进一步加大燃油税的使用力度,在高速路的收费上做一些减免,燃油税这本身上加一些税率的调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