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二十五届世界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EVS25)
|
搜狐汽车:“十二五”期间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模有何规划?
付于武:我们是基于我们产业形态而提出的路线图,在十二五的规模方面,我们有一个到2015年包括轻型小型纯电动在内500万辆的规模计划,但我想其主体还是小型纯电动汽车。
在电动车的技术创新冲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烈,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对发展电动车都没有异议。
搜狐汽车:万钢部长在刚才的会议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会对中外汽车企业的产品一视同仁,这是政府高层首次对这个问题明确表态。您如何评价?
付于武:其实也不是首次,之前出台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时,并没有说中国的给补贴,国外的不给补贴。万部长今天只是把这个话挑开了说。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其实并没有分国别,对合资品牌和国内自主品牌是一视同仁的。
搜狐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是否已经上报国务院,您是否了解最终版本的内容?
付于武:最终版本我没有看到,最初的版本是我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制订的。最终的版本我没有看到。
搜狐汽车:这个规划中是否有要求外商向国内企业转让技术的内容?前一段时间外国媒体一直在讨论此事。国内媒体披露的规划显示,外国企业在国内生产电池、电机这些部件、设立合资公司时,中方要最少持股51%。
付于武:因为我没看到最终版本,所以我现在不能准确地说有还是没有。
搜狐汽车:此次展会总体的技术水平如何?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的产品似乎技术含量不高。
付于武:我不这么看。这次有200多辆车、300多家企业参与,反映了中国最高的水平,国际公司也拿出了他们最好的产品,反映了最好的技术。从水平上讲,新能源汽车能干到这样,这么一个展览,应该反映出来我们的科技创新的成果。
有些小企业你看好像不知名,但是我今天看了几家零部件,我是完全有不同的认识。比如说电驱动、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的企业,包括银通、比克都是很知名的企业。但是你现在看看有一些零部件,我觉得确实有很大的潜力。涉及的领域我觉得也很深。我今天看一个驱动电机厂,我觉得很好、很有潜力。我还看了一个搞电池管理的公司,我觉得也很好。至于个别企业水平不高,刚刚起步,整个的中国汽车关键的核心部件是从研发刚刚开始到产业化。我觉得这不要苛求。坦率说,我这次看完以后,我对我们的电动汽车,包括核心部件,我是更有信心了。不是说我看完以后是这个水平,跟我看以前整车厂完全不同的心态。我看完以后我是增强了信心。
搜狐汽车:新能源汽车向个人的推广效果明显弱于公用事业领域,您怎么看待新能源汽车在个人市场的潜力?
付于武:个人市场将来肯定是要逐步引导,引导消费者更多的使用电动汽车。确实,目前,电动汽车整个的社会配套条件还不完全具备。能够像深圳这样已经是做得不错的了。国家补贴五万,深圳市补贴三万,还有三千块钱的充电设备补贴,总计八万三千块钱。深圳很开明、力度很大,但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所有的车辆我们都这么补贴,也不现实。
今天,万钢部长谈了几条,第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因为公共交通是我们出行更便捷、改善环境污染很好的方向。政府真金白银的给政策支持,花纳税人的钱,大家没有意见。还有出租车,一辆出租车相当于六辆私家车,这些观点反映了我们的态度。我们在公共交通上要更多的导入。私人的,先试点,然后逐步推广,不要指望私人轿车一下就全部电动化。我觉得我们的运行方式,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所以,科技部等六部委还有一个观点,要中度推开,一定要试点,而不能全面铺开。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是需要技术创新的,要进入市场,还需要一个体制、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是一定对应的。我注意到万部长这几年几次都谈到过商业模式,他跟我个人也说过,他说租赁既解决了换电池的问题,换电池也不是谁都可以换。第二,我还可以解决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用我们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支持电动车的创新。我觉得这普及起来更快,我很赞成。最近我们学会有一个代表团到丹麦,丹麦就是租赁方式来换电池,效果非常好。
搜狐汽车:最后请您评价一下EVS25对深圳本地包括整个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的作用。
付于武:这次会的两个口号,一个是办成电动车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展会,我觉得我们可以办到。这次我们的展览四万五千米。我们有两百多个车、三百多个企业参与。而且体现了三层特点:第一,国外大的汽车制造商都参与。我们中国的整车企业前十、前十二都有参与。第二,全产业链,包括整车,整车包括大中小微,轻微轿全有。还包括了核心部件,电动车的研发、设计、CAD、CAE,也包括了商业模式的探索,社会配套的整个技术,充电器……没有一个展览会在世界上能够办成这样,企业和全社会参与的程度、我们的深度都是首屈一指的。我去年到丹麦去,才五千米。也就是十辆、八辆展车。我们绝对不一样。我们有将近60辆车将近30公里的巡游,这是一个普及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宣传的过程,宣传绿色汽车的过程。从会议今天下午前沿论坛,明天正式开幕式,两千多位代表,我们收到了这么多篇论文,这都是电动车历史上没有的。中国正处于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关键历史时期,毫无疑问,这次会对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行作用。
搜狐汽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