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困扰
当初进入汽车商贸领域时,国内四位一体的汽车专营店还没有大规模的兴起,而且根据杭州市场的特点,朱师法认为:“根据三线市场的特性和规律,产品越集中,样式越多越好,这样给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大了,性价比更高了。
可是,国家在2004年出台的《品牌授权管理办法》却让朱师法的汽车大卖场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选择。
根据《品牌授权管理办法》规定,汽车经销商必须得到厂家的品牌授权许可,才可以经营该品牌的汽车。这个办法规范了汽车经销商的市场秩序,打击了一些个人和中小经销商互相争利、恶性竞争的局面,但同时也使得汽车大卖场的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许多汽车品牌,尤其是中高端品牌的汽车经销商纷纷退出了杭州汽车城,选择独立建店。这让朱师法的杭州汽车城损失了不少商户和客流。
至今,朱师法仍然认为,《品牌授权管理办法》对于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
“这个政策并不是很合理。”朱师法说:“第一,按照道理来说,谁来经营汽车,经营什么车,应该由政府审批部门说的算,而不应该由厂家来审批。现在《品牌授权管理办法》就是谁能经营汽车,经营什么车子由厂家说了算,等于国家政府部门把这个审批权转让给汽车企业。这导致了汽车厂家和商家的利益不平等,汽车经销商完全听命于厂家。按照道理4S店和厂家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但现在经销商是弱势方,要受厂家的管理,没有话语权,所以整个产业链是不合理的。
第二,造成资本滥进。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土地。一个4S店一个品牌甚至一个车型要建一个4S店店,而一个4S店要十几亩土地,这样既造成资源浪费也没有给老百姓带来方便。我如果要看所有车子现在到我汽车城,半天时间所有的都看好了,如果到4S店去看,一个上午恐怕只能看两个三个品牌,性价比都谈不上。”
面对这生死存亡的一刻,朱师法没有轻言放弃,除了保住一些坚守的新车经销商之外,朱师法又将眼光投向了当时并不兴旺的二手车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