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搜狐汽车原创

汽车记忆第16期:蒙冤的BJ212之父张世恩

2013年05月20日14:06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葛帮宁 崔娜

  在父亲遗像前

  这段往事令我刻骨铭心。但愿历史不会重演,我们的下一代永远不要重复我们的昨天。

  1979年2月母亲被提升为北汽总会计师,1983年被派往北京吉普公司任总会计师,后任总审计师。1985年6月17日,母亲6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吉普报以老知识分子入党为题刊登母亲入党宣誓的照片。1987年母亲65岁从北京吉普公司退休。今年母亲已是九旬高龄。

  1995年父亲诞辰80周年,母亲看着挂在墙上与父亲的最后一次合影(父亲50岁时所摄),十分伤感。她说:“你父亲要能看到这一切该多好呀!”大姐看母亲太伤心,便提议每人在父亲面前说一句话。我站在父亲遗像前说:“爸爸,我们都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您放心吧,我们会把妈妈照顾好的!”

  同样在这一年,时任北京吉普公司总经理的赵乃林对母亲说:“老领导在文革中受害去世,这么多年,我心里一直有个结,我想给他立个碑。”由他出面,与北汽协商立碑事宜,两厂领导对此事鼎力支持,共同出资为父亲立碑。

  为父亲立碑期间,两厂报纸同时刊登纪念父亲的文章。赵乃林和当年与父亲一起创业的老同事、老部下,还有父亲的清华同学苏哲文夫妇、张士垓夫妇、张闻搏等参加立碑仪式。

  父亲碑文如下:

  张世恩先生 辽宁兴城人

  共产党员 北京市人大代表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毕生奉献给祖国汽车事业

  曾任北京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是中国第一代军用摩托车轿车和轻型越野汽车的开拓者

  培育良才众多 成就卓著

  秉政清廉 倾心敬业

  作风严谨 广受爱戴。

  北京汽车制造厂

  一九九五年七月

  每年清明我们都会携母亲为父亲扫墓。2002年,母亲80岁,扫墓时,母亲突然又流泪了。我想我能理解母亲,她可能担心年龄大了,以后不能再来为父亲扫墓。2007年,母亲85岁,我们去扫墓,母亲说:“可能时间长了,好像不那么难受了。”

  难道时间真是医治创伤的一剂良药?

  我永远不会忘记父亲那双深邃的充满温情的眼睛,他最后一次与我谈话见面的情景;不会忘记母亲惊闻噩耗,如晴天霹雳,涕泪双流不能自已的样子;不会忘记我那善良慈祥,已风烛残年的奶奶两次不顾安危来看望父亲的情景。

  我曾无数次在梦里看见父亲款款向我走来;我经常自责,如果当时多去看父亲几次,多送几次东西,多送几次烟,多与父亲说几句话,可能结局就会不同;我也曾无数次想,如果我再大些,再懂事些,我还能为父亲做些什么?

  这段往事令我刻骨铭心。但愿历史不会重演,我们的下一代永远不要重复我们的昨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责任编辑:崔娜)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