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搜狐汽车原创

汽车记忆第16期:蒙冤的BJ212之父张世恩

2013年05月20日14:06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葛帮宁 崔娜

  父亲是个好人

  因个子高,母亲给我带了一套父亲曾穿过的中山装,衣服上满是墨汁、紫色油漆和胶。每当我穿上它,就会想起父亲。

  星期一我去上学,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到学校的。仿佛一夜之间,班里许多同学都知道了,外班同学也有不少知道的。我小学同学ZJD特地找到我,用同情的口吻跟我说她听说的情况。

  直到这时,我才感到天真的塌下来了。似乎有无数双眼睛看着我,有无数双手在我背后指指点点,曾经要好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我。从那时起,我变得孤单,变得沉默寡言。

  半个月后,小宁二姐到山西插队。家里剩下我、弟弟和母亲三人。母亲每天早出晚归扫街劳动,但只要有时间,就坐在小桌前不停地写检查,交代问题。造反派要她拿一个本写思想汇报,让我监督,提意见,签字。

  有天晚上,母亲问我想不想爸爸?我哭了,说:“同学们都不理我了。”母亲也哭了,搂着我说:“她们不理你,她们不跟你好,妈妈跟你好,妈妈和你们在一起。”

  那段时间,母亲经常以泪洗面。她说:“你爸爸怎么这么糊涂,扔下一大家子就走了,连老妈也不养了。”母亲一边流泪,一边无奈地说:“我们还是要相信党,相信群众,党对知识分子有政策。”

  父亲走后的第二年春(1969年),80多岁的奶奶总也听不到父亲的消息,就独自一人乘车来看父亲。奶奶找去的还是搬家前的住处,邻居把她送到平房。晚上母亲回来,不停地抹眼泪。奶奶带着哭腔说:“伍骏啊,到底怎么啦?出什么事了?你告诉我啊。”母亲没敢告诉她实情。

  1969年9月8日,我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因个子高(1.74米),母亲给我带了一套父亲曾穿过的中山装,衣服上满是墨汁、紫色油漆和胶。每当我穿上它,就会想起父亲。

  我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家庭出身要填资产阶级反动技术权威,不能再填职员;到连队要立即向连队指导员汇报家庭情况;要尽量少说话,能不说的就不说;我属于黑五类子女,所以改造任务要比别人重……

  我走后,家里剩下母亲和弟弟。短短一年多时间,又搬了第三次家,从两间平房换成了一间只有13平方米的房里,以至于1971年我们姐妹3人探亲回家时,母亲和两个姐姐三人横睡在一张双人床上,我则借住在别人家。

  探亲期间(1971年),奶奶来住过几天(四叔被下放到干校,四婶被害去世,三个孩子都已下乡)。88岁的奶奶孤苦伶仃,无人照顾,还得自己买菜做饭。

  奶奶晚年生活颠沛流离,先从我家搬到四叔家,后又到唐山三叔家居住,1976年唐山大地震,三叔一家四口——奶奶、三叔、三婶和他们的小孙子全部遇难。

  失去父亲的日子里,母亲每天三件事:工作;孩子;父亲。

  1971年8月,母亲被定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解放”后被安排在设备分厂财务组,从总厂财务科长降为设备分厂的普通财务人员。

  我们姐妹三人下乡后,母亲每天忙于工厂、家里和邮局之间。她不停地写信,每次至少密密麻麻写满两页纸,然后买东西,寄包裹。五口人三个知青,什么时候能回到北京?母亲日思夜想、心急如焚。

  最终我们都回到北京:大姐因一个偶然的空缺回京当了老师;我历经千难万险病退回京;二姐在1978年父亲平反后的第二年,落实政策回京。这些个中艰辛,只有母亲心里最清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崔娜)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