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业史上,有两个无法回避的由饶斌主导的大事,一是组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二是上海桑塔纳合资成功。事实上,后者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合资命运,还关系到一个行业如何发展,深远地影响了未来三十年中国汽车工业的走向。当中国汽车工业走到历史岔路口的时候,是饶斌把握住了方向盘,他选择了合资生产,而不仅仅是引进技术。
饶斌 |
饶斌高大英武,被毛泽东称为“白面书生”,早年学医,参加革命,解放后,恰好当时要筹建第一汽车制造厂,饶斌自告奋勇去担任厂长。在中央讨论人选的时候,毛主席问;那个当市长的白面书生够厉害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后,中央正式任命饶斌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汽车项目。
接下来是筹建二汽,等二汽建成投产以后,饶斌调回北京,担任机械部部长。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意引进汽车合资项目,饶斌建议由上海承担这个项目。
回想当时的决定饶斌说,“以后上轿车,我还是赞成合资。”他说,如果你引进技术,还没达到技术要求,人家不一定管。合资就不同了,每个零部件他都要问达到什么水平。对于合资企业生产轿车的模式,“关键是自制率”。
自上海引进桑塔纳之后,北京的切诺基、天津夏利都在干国产化,最终还是上海领先一步,实现并远远超过了国家要求的国产化率,达到了国家预期的目标。而他的启示意义就在于通过国产化改造了零部件行业,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从卡车生产为主转向以轿车生产为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历史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所以,从这一特殊的背景看,上海桑塔纳的成功与否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合资命运,而且关系到一个行业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对处于中国汽车业具有灵魂地位的饶斌来说能不关心国产化?这既是与国外合资的目的,也是中国车企寻找突破的出发点。
1987年7月15日是一汽34年厂庆,饶斌出席一汽换代改造庆功会,他在热烈的掌声中讲了话:汽车工业第一次创业是建一汽,这是从无到有的创业,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一汽第二次创业就是完成这次换代改型这一历史任务,是从老到新、从落后到现代化的创业。迎接小轿车的发展是第三次创业的基本内容,第三次创业我就更起不了作用了,但我愿趴在地上,化作一座桥梁,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实现我们几代人的中国轿车梦,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个胜利…说完他泪水潸然而下。
这是他最后的演讲,十几天以后,他病倒在上海。87年8月29日饶斌逝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