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当众多车企仍旧深陷2008年的泥潭而欲罢不能时,全球金融危机、市场不景气的阴影仿佛变得愈加凝重,笼罩在车市上空久久挥散不去。年初的日子里,面对前路的一片迷茫,车企的每一个举动都如履薄冰,限产保价大行其道。
2009年车市井喷
得益于国家汽车产业的频繁政策刺激,车市在2009年逆势上扬,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结束了2008年以来的持续低迷状态,更是连创辉煌,挥洒出一个个骄人的数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中国车市得以一举超越美国,登上全
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宝座。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所占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3.3%提高到20%以上,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销量前十名的汽车企业销量达到1189.33万辆,占总量的87%,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2009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达到五家,分别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和北汽,其中上汽超过200万辆,同比增长57.2%。五家企业集团2009年销售汽车966万辆,占国内汽车销售总量的71%,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支持从根本上没有改变,随着燃油税改革、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等组合政策的持续刺激,居民的购车需求依旧十分旺盛。从近15年汽车平均增速16.74%看,2010年中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
从2009年3月起,受国家小排量车优惠政策等多重利好刺激,市场走高,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由于排产低,供应商零部件准备不足等因素影响产能,从而导致供不应求、排队提车。尽管以后不少厂家亡羊补牢,仍无济于事。“2010年无论如何不能重蹈覆辙”已经成为几乎全部车企的一致想法。因此众多车企对新的一年满怀憧憬,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扩张步伐,尤其是自主品牌更是表现出了做大的强烈愿望。相对于2009年初的谨慎,大部分车企调高了其2010年的产销计划,而奇瑞、比亚迪、上汽等自主品牌更是直接制订了接近翻番的产销目标。
2010年市场走势意见不一
从已公布2010年产销目标的10家自主品牌企业来看,平均增幅为72.1%。与2009年自主品牌74.4%的销售平均增长率相比,略有降低。11家合资品牌2010年的平均计划增长率仅为22.7%,而其2009年的平均增长率为39.4%。
从数字上来看,自主品牌企业在2010年目标设定上大大高于合资品牌,平均计划增长率是合资品牌的3倍以上,并且平均增长率接近于2009年的增长幅度。其中,江淮乘用车计划销量由2009年的12.3万辆增至2010年的30万辆,增幅接近150%。长安(轿车)计划由2009年的11万辆增至25万辆,增幅127%。上汽乘用车计划较2009年增长100%。比亚迪计划较2009年的产销目标翻一番,实现80万辆的销量。
相对而言,合资品牌则较为稳健。毕竟基数大,销量目标没有自主品牌那样激进,大多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长幅度。一汽大众2010年销量拟以超过20%的增长率前进。而丰田中国今年销量拟比去年增加10万辆左右,达到80万辆的销售水平。只有上海大众和东风悦达起亚销量增长目标定在了30%以上,分别为37.2%和36.9%。
自主车企需谨慎
冷静分析之下,2009年中国车市的发展并非由车企和行业单方面促成,政策因素占据很大比重。特别是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实施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效果凸显,前11个月对市场增长贡献度达到85%。据测算,政策因素拉动增长达260万辆左右。
2009车市的井喷行情其实并不正常,中国车市的结构和车市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更不正常,这也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埋下了一些隐忧。 2010年的车市,尽管促进汽车业发展的根本扶持政策没有改变,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征等刺激政策仍在发挥作用,但整体力度相较2009年会有所减弱,如购置税减征已由5%提高到7.5%,优惠幅度从50%大幅降至25%,其边际效应肯定会有所下降。
另外,去年我国车市的逆市上扬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2010年的销量。尽管增长仍是目前的主基调,但在众车企产能大幅扩张而部分产品性价比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一些车型开打价格战已不可避免,毕竟在稳步增长的车市中实现大幅增长的销量目标已经很不容易。
目前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的车型,绝大多数分布于中级车及其以下细分市场,其中以紧凑型车和微型车居多。自主品牌车型销量在2009年取得高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此类车型的销量贡献。而在更高级别的车型市场,自主品牌去年实际上并没有质的突破。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那么今年自主品牌的销量扩张也将只能“押宝”似地依靠小型车市场,而这种“单腿跳”的发展模式很难支撑连续两年的销量大幅增长。
因此,笔者认为,对市场前景乐观,对自己抱有信心并没有错,但关键在于乐观和信心应源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果没有在产品和营销方面有质的突破,单单凭借市场增长带来的信心很难保持持续性的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