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振兴”这一中心任务和“两个不低于”的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投入结构,集成资源,加速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紧紧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采取规划指导、科技政策倾斜支持、研发中心建设、搭建科技招商引资引智平台等综合性举措,推动全省特色产业基地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抚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阜新液压产业基地、万家数字技术产业基地、朝阳新能源电器等5个特色产业基地落地项目418个,项目总投资650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特色产业基地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我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资源型城市转型、新城区建设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完善。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年省本级科技计划经费的70%以上投入到企业,拉动企业和社会投资200多亿元,预计实现产值2000亿元,利税280亿元。
企业研发中心成为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力量。全省新增各类省级研发中心161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达到619个,产学研技术联盟535家。企业依托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全年开发新产品4603个,为上一年的1.4倍;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9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3%,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5%。
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引导,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支持了2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9100万元。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660家,累计毕业企业850家。81家中小型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开发新产品956个,实现新产品产值增长17.6%,销售收入增长17.7%,利税增长23.1%。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辽宁太克液压机械集团等13家示范企业销售收入增幅达到50%以上。
三、大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全年攻克重大关键技术200项,研制出重大装备和新产品50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一批制约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实现突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攻克了曲拐零件精加工等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首支90型大型船用曲轴。沈阳鼓风机集团完成了百万吨/年乙烯装置“三机”中的裂解气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产品的研制和乙烯压缩机的全部技术攻关。北方重工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攻克了双护盾硬岩盾构机整机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出双护盾硬岩、泥水平衡、土压平衡三大类盾构机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的混合动力客车已在昆明市公交线路试验运行。
结合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积极培育IC装备、数控机床等战略性产业。沈阳中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申报的国家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中的4个课题获得立项支持,累计获得国家经费支持3.55亿元;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申报国家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中的十余个课题,已完成了项目的答辩。
深入实施重大工程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连市同时承担了全国“十城千辆”、“十城万盏”和“金太阳”三个示范试点工程。对61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了奖励。300 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东博会”和“海外学子创业周”吸引780余项国内外科技成果和项目到辽宁转化。
四、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实现了新突破。全年预计审定新品种40余个。推广玉米新品种2400万亩,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75%;推广水稻新品种70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80%;推广大豆新品种200万亩。
攻克了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主要畜产品安全生产及检测技术,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综合防控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突破。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全省44个县(市)已全部开展科技特派工作,全省共派出省、市级科技特派团103个开展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派驻63个科技特派组开展科技龙头企业创建活动;派出3101名科技人员以及培训3405名农民技术员常年活跃在农村生产一线。科技特派行动已累计引进新品种1823个,推广新技术1293项,创办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982个,新增经济效益4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