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 胡佩霞)最近,不少车主反映,今年投保的车身险价格贵了。记者经采访了解到,原因出在保险行业实行价格自律后,统一了车身险的优惠折扣,保险公司私下操作空间几乎没了。
打折统一致车险涨价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保利地产13.09-0.04-0.30%市民张女士反映,其2002年购买的小富康2007年在人保财险购买车身险时,车身险保额是7万元,保费1089.9元,今年购买平安财险的车身险保额为61000元,保费为1032元。而且这期间张女士没出过有责事故。张女士觉得车身险保费太贵,很难理解。
记者为此到多个代理点打听,据平安车险一代理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2月8日开始,保险同业公会要求全行业自律,车身险新车购置价折旧率全市统一。
保险同业公会于主任就此详细介绍,2至8年的车辆折旧率为15%,8年以上车辆折旧率25%,新车首年没有折旧率。以前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自我认定新车购置价,导致同一车型由于新车购置价认定不同,车身险价格可有较大差异。昨日于主任表示上述规定只是行业的一个价格指引,下一步会考虑更市场化的做法。
平安财险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行业价格自律后很多车主都有意见,意见最大的就是车身险,“但我们也没办法,这次自律很强调报价和实际售价一致。以往这一块打折没有统一,现在不少车子的车身险价格都增加了。车主就感觉车险贵了。”
车险行业存在价格同盟
记者采访了深圳某车险公司的人事行政总经理,他透露说,去年九、十月份,深圳保险同业公会召集各财产险公司商讨车险价格自律,最后形成了维护价格的联盟。各家公司均在协议上签了字。除了规定车辆折旧率外,手续费也实行限高,大公司手续费不得高于13%,小公司不得高于15%。他认为,这一规定对整个行业有利,提高了车均保费,可以提高行业的承保利润率。据其介绍,上海、浙江、黑龙江、青岛、宁波等地车险行业均有类似价格“自律”。
据记者了解,这一价格自律事实上已对产险行业产生影响。据市保监局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产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9.05%。产险公司实现承保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186.99%。其中,占产险66%份额的车险,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实现承保利润2.33亿元,承保利润率达7.05%。产险整体承保利润率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5家公司实现盈利,6家减亏,盈利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7家。
价格同盟涉嫌垄断
一位深圳资深保险人士认为,其实深圳车险这种价格自律,监管机构对此存在不同看法,但对行业整体有利。
昨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大学经济管理与保险系的徐老师,他明确告诉记者,凡是行业内几家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坐在一起协商价格,这一行为就涉嫌价格垄断,在美国一定会罚款。中国的《垄断法》涵盖所有产品,车险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价格同盟就是垄断,垄断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车子是一定要买保险的,如果价格一样,消费者就无从选择。
据记者了解,2007年,保监会为抑制恶性价格竞争,曾规定车险费率最多只能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打七折。如何看待这一规定?徐老师认为,这属于限价。适当限价有一定道理,不属于垄断。很简单如果车险全行业收回的保费比赔付要低,肯定要全行业亏损,最终还是消费者利益受损。保险业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一旦出现倒闭牵扯面广,容易演化成社会问题,美国金融危机政府不救雷曼兄弟,而救AIG就是这个原因。
关键不是自律而是抓管理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车险赔付率一旦超过56%就会出现亏损。记者对这一数据很是惊讶。据了解美国车险赔付率远高于此,但也不致亏损。
深圳大学的徐老师分析说,美国等不少国家的车险保费都比中国低,而且他们的赔付率也比中国高,为什么还不致全行业亏损。关键不在价格,核心是管理体制。车险的营销模式、车险公司内部运营管理等,大有改革文章可做。监管机构原本应更多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他们对行业利益看得还是有点重了。深圳商业车险费率定价机制改革已获保监会批准启动,各公司可根据市场自主定价,不出险的车主也会享受更大优惠,目前这一改革方案还在制订中,希望早一点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