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车界智囊共同研讨车市未来和政策走向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08月28日09:19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编者按:2009年,中国车市将会怎样?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政策导向将会怎样?过去的半年,在政策的刺激下08年汽车行业出现爆发性增长,对扩大内需功不可没。

眼下,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并不明朗,因而,国家对汽车这个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未来的政策态度更加引人关注。当然,答案远未到揭晓时。

  在一个恰当的时候,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些智囊机构齐聚钓鱼台国宾馆,对这一引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研讨。搜狐汽车特将此次研讨的主要内容加以发表,希望关于此问题对业界人士的判断有所裨益。

  内容概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张小虞:中国对黄金排量认识的几个阶段
  中国航空汽车有限总公司总经理 赵桂斌:中航工业汽车发展小排量的战略
  江西昌河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周世宁:节约时代的黄金排量与昌河汽车的发展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石耀东: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机遇和挑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 徐向阳:中国小排量车国际化战略路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宋学宝:小排量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
  人民日报经济部副主任 潘岗:政府鼓励小排量可达到一石三鸟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杜芳慈:发展柴油微型车是减少排放的重点

  张小虞:中国对黄金排量认识的几个阶段

  张小虞:尊敬的何部长,孙部长,各位专家,企业界的老总,今天非常荣幸。这个题目很好,我感兴趣的是“什么是黄金排量”。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是国家的策略、国家的战略,如何把节能减排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特别是结合到新世纪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工业要完成中央的调整振兴规划中的三年目标。今天上午我专门读了一下今年中央颁布的8号文件,就是关于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的经济工作。这份文件中,特别提到了消费结构升级,特别谈到汽车的走势非常好。在这种大的形势下和企业家一起认真研究小排量汽车,我觉得非常的有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给大家汇报一下。首先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汽车工业协会没有来的两个支持单位对这次论坛表示衷心的祝贺。

  我想对于轿车的认识,对于小排量减排的认识大家经历过非常曲折的过程。第一阶段:在1985年,中央第一次在第七个五年计划里面明确地写出为了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把汽车工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发展,那是中央决定的第一个支柱产业,也是当时唯一的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当时有个前提,是为了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这个中央决定之前,当时一机部还在,当时公司组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饶斌部长带领我们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的微型车的会议,这个会议得到了国家纪委和国家经委的批准,当时照顾到方方面面而且要充分利用军转民的力量,就在哈尔滨、天津、昌河,柳州、重庆建立当时的微型汽车的生产厂。当时把微型车定为在1升以下,总重在一吨以下,那个时候还不敢提轿车。中国的汽车工业要发展,微型车就是小排量车的领域里面当时我们几乎是空白的。那个时候在定点之前全国有13家企业都看到了这个发展的市场。我们在天津开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工厂,17家企业所在地的行政领导,包括企业家都去了。最后考虑到既要照顾航空又要照顾到经济,既要照顾到北方又要照顾到南方,既要照顾机电系统又要照顾汽车系统,这样的综合平衡。就是我跟大家讲的就确立了哈尔滨加上昌河、天津还有重庆还有柳州,那个时候柳州微型车发展的最好的。刚刚从拖拉机厂转过来,那时候何部长还在一机部当部长。

  应该讲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看到了微型车适应中国汽车产品的发展,在1982年、1983年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作出了这样的决定。通过差不多将近30年的发展,我们当时定点的企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包括这次支持这次会议的昌河集团。这是第一个阶段在中央决定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时候,就考虑到微型车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1994年的第一个汽车产业政策里面明确的提出政府要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并且将根据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的鼓励消费的政策。那个时候应该讲通过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才进入到2000年,中央在制订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明确的写了一句话:鼓励计算机和轿车进入家庭,才有2000年以后汽车工业的特别是轿车工业的大发展,以及微型车,包括微型客车、微型轿车和微型货车迅速的发展。

  在2004年的产业政策里面明确提出了要提高以个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的发展。2004年的第二个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时候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提高以个人消费为主的汽车市场的发展。在这个里面再一次强调了国家要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这是又一个认识和发展的阶段。

  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到了2009年中央颁布的振兴十个产业的第一个产业——汽车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在这个振兴规划里面在咱们多少年来盼星星盼月亮才使这样一个小排量乘用车发展和鼓励小排量的小货车发展的政策,得到了真金白银的财税政策的支持。对1.6升以下的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对农村买的微型货车给予补贴,同时也享受购买购置税的政策。到了6月份我们小于1升排量的乘用车里面市场份额占到了10%,小于1.6升以下的乘用车已经占到了40%。小于1升的微型货车的份额也达到了10%。这样加起来的话,从前面两个数字就是1.6升以下的乘用车已经成了我们乘用车的主体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实惠。上半年他们分别增长了50%多和40%多。

  我想中间还有一个,当时以机电部的名义在北京召开了家用轿车的国际研讨会,在这个国际研讨会上人们争论比较多的技术性的话题就是中国的家用轿车它的发动机的排量在多大合适。当时给了三个条件,1升,1.3升及以下,1.6升及以下。王侠可能记得咱们是当时的操作者,在所有的大的公司都不惜重金研发了他们针对中国轿车市场的产品,不但是保时捷还是奔驰,还是宝马等等。因为那个时候1996年大概我们全国的汽车产量刚刚过了100万辆,其中轿车的产量是30万辆左右,在北京通过1994年的时候我们产量刚刚过一百万,轿车产量大概在20万不到。什么样的轿车适合于中国的家用轿车?当时我记得奔驰公司开发了一个FCC,他认为那个车最适合,后来并没有在中国得到生产反而在欧洲生产了,就是A10,比A48大。

  在实践中,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什么样的排量是黄金排量或者是最适合于中国消费的,最适合于中国家庭购买的车,通过这样的过程大家已经得出了结论,所以才有今天别开生面的在讨论中国乘用车发展的时候专门研究什么是黄金排量。

  怎么在更快的或者更大的发展过程中,来把握家用轿车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态势下,真正的按照中央节能环保的要求来做好这件事情,我想有三个方面做好了这个事情才最终的在市场上经受考验在实践中经受发展,我们所有的企业从中得到收益。

  第一个就是政策的引导,节能也好,环保也好,安全也好,包括新能源汽车也好,在中央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它的正式的题目不只是新能源汽车,写的是低能耗及新能源汽车。在新的文件里面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要取决于政策的进一步的引导。

  第二,也需要得益于行业的技术的发展。只有通过行业的技术发展才最终在市场上站的住脚。比如讲,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想作出的结论,如果只是讲排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修正。在这十多年的过程中,现在的1.4升先进的发动机基本的性能已经和十年前一个2.0升的发动机几乎就一样了。不管是升功率、油耗,所有发动机自身的性能指标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另外一个在过去十多年的技术发展中,特别是由于计算机技术在汽车设计研发和实验中的广泛应用,汽车的轻量化不管是多大的排量最终要满足和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用户对小排量车就是低档车、低档车就是低质量车的理论,根本的消费观念要靠汽车产业自身不断的技术进步。我在过去的时间里面有机会去参观过日本的工厂也看到了几个小车的制造工艺,包括铃木的,大发的。小车或者黄金排量的小车仍然可以做到精品,这是汽车产业自己要认真做好的事情。

  第三个就是最重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在这个方面我们的企业要改变过去一些陈旧的宣传的办法。我们很多企业在相当一段发展时期中宣传我们的车便宜或者是简单的宣传,总是跟进口车比,我比它便宜多少。现在这种宣传已经在更多成熟的消费者面前失效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便宜没有好货。我们要从得到消费者的认同,特别是我们真正的满足于家用汽车或者家用轿车需求的方面,要做到最终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为这个是消费者拿钞票来投票,不是用别的东西投票。所以我想今天中航汽车集团和昌河公司来推进这样一个研讨会,不只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是为了整个推动行业。

  最后我想讲的这次在中央新的八号文件当中提出的,继续执行鼓励汽车家电下乡的政策,汽车下乡这件事情从我自己的认识角度来讲要比2000年中央的决定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还要来的重要,还要来的深远,还要来的有意义。希望大家在研究乘用车不只研究乘用车,还要研究农村所需要载货汽车,客货两用汽车,小排量的汽车,最终实现黄金排量。所谓的黄金排量就是要满足用户需要,二要成为汽车进入家庭的主体产品,我想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研讨会就会对咱们的政府,对经济界的专家对我们的企业家对我们的媒体在领导汽车消费的时候真正实现科学消费的最终的目的,谢谢大家。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zhangliyue)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