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强国之本,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从洋货遍地,到世界工厂;从一穷二白,到工业大国。中国以6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工业化的历程。惊人的跨越,见证着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去年,中国全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46.2%,跃升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和消费市场。1000万辆不是中国汽车的最高峰,而是预示着开始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新征程。汽车产业已经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合资代工”模式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体,自主品牌还需要突破技术、品牌相对薄弱,溢价能力不强等诸多瓶颈。要打破这些瓶颈,锤子只有一把——“技术为纲、自主创新”。
政策火车头已经加速
美国学者海默在《国内公司的国际运作——直接投资研究》一书中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仅在于资金,更在于技术。外方控制了我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核心技术,就可以在经营和技术决策权上掌握主动权,并通过支付巨额技术特许权使用费的方式使中方同股不同利,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实际相当于外资控股的子公司。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话语权,不仅是汽车工业如此,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受制于人就不可能发展。所以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强身健体,改变中国汽车产业量大体弱的现状,将“技术为纲、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重视。
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共23次提及到与汽车行业相关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的重视程度。报告中还提出了汽车产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在两会上,很多代表也都提出了汽车产业要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这一概念的转换,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在汽车产业发展思路的转变,不仅追求量的突破,更注重掌握核心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制造自有技术标准,自有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经被普遍认知。
随着《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十二五”计划的启动,中国汽车业将会进入一个新纪元,政策火车头已经加速,下一步则是培养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中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答案就是——核心技术。
正向研发打破垄断
近几年,汽车产业“洋退民进”的趋势日益明显,自主品牌份额已经从0发展到如今近40%,让全世界世界都惊讶地看到了中国汽车的崛起。这其中以奇瑞为领头羊的自主品牌企业群体相继发力,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获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打破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初,奇瑞放弃了很多次与跨国公司合资的机会,选择了自主研发这条荆棘之路,经过十年在自主研发领域的不懈努力,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如今成为拥有2000多项技术专利,掌握了四大传统核心技术与混合动力、电动车、替代能源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奇瑞;拥有开瑞、奇瑞、瑞麒、威麟四大品牌,进入中高端市场的奇瑞;产品销往全球近70多个国家,在海外建立了15个生产基地,输出产品、技术与企业文化的奇瑞。
要成为全球性汽车品牌,必须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有自己的品牌、有全球化的市场三个基本条件。作为自主品牌旗手的奇瑞汽车也正是以此为目标,并将大奇瑞打造成“国际名牌”。今年奇瑞“精耕战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精耕技术”,并将 “技术立企”确立为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加以贯彻,并提出了“总体先进 局部领先”的具体阶段发展目标。
目前,奇瑞已拥有了6000人的研发团队和强大的正向研发的能力,掌握了传统与新能源的核心技术,产品卖到了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近70个国家。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改变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高技术产品也带来了高回报,奇瑞第100万辆下线至今,走出国门的有23万多辆占23%。连续第7年出口位居中国乘用车第一。
奇瑞取得的成就是合资公司的中方公司所不能完成的。奇瑞用事实证明 “技术为纲”,才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可持续之路。奇瑞等坚持自主研发的自主品牌告诉我们,技术是可以突破的,服务是可以提升的,品牌是可以成长的,成为全球性的汽车品牌并非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有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责任感,要有与国际汽车巨头一争长短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