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汽协公布的5月份和1-5月份的我国汽车出口数据透露,5月份国内车企共出口4.7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5.99%;而1-5月,车企出口19.0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1.01%。随着汽车出口的升温,同处于亚洲的印度市场也成为各汽车企业争夺的市场。
中国的汽车和零件制造商目前正“排队”等候进入印度市场,并将印度视为一个低成本的出口基地。
继去年年底,上汽和通用汽车在合作开发亚太市场及转让上海通用股权等一揽子合作开始。双方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收购通用汽车在印度的生产工厂等资产。而北汽、奇瑞、吉利和长城也加入到了争夺印度市场的行列。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北汽已计划在印度成立一家卡车工厂,2011年产能将达到10万辆,产品涉及轻型客车、重卡和公交车等各个类别。而北汽福田方面日前也表示,2013年重点进攻印度市场,目前印度工厂已经在实施阶段。
奇瑞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冯平也表示。去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奇瑞出口受到冲击,虽然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退,但由于奇瑞海外营销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成果,海外市场是奇瑞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近年来,奇瑞明显加快了海外生产基地和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步伐,据悉,奇瑞在海外建设的15个生产基地中的12个已经投产,同时,建成了一个由900余家销售服务网点组成的海外营销服务网络。而奇瑞已与当地的经销商进行了合作商讨。
一汽集团其自主品牌重卡出口国际市场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目前通过与壳牌签订全球运输采购系统的协议后,已具备了向印度出口重卡的资质,同时正尝试在印度寻找合作伙伴。
事实上,借助新车型的发售和消费支出增长,印度今年5月份汽车业的表现超出以往任何水平,汽车销量增长了30%。在日益崛起的印度汽车市场,印度当地汽车企业虽然一再利用有限的产能来满足订单需求,但仍无法满足需求的上升。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中国制造的有些零部件比印度制造的零部件能便宜30%-35%,而中国的企业具有低成本和规模方面的优势,这也是印度产品制造所欠缺的。
“尽管与中国合作也许不是印度市场各车企的第一选择,但需求的上升使他们不得不做出与中国自主企业合作建厂的决定。”上述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