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看、听、闻、尝、触、意”--六感成都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9月13日14:17
作者:综合报道 来源:汽车公社

  成都:故梦重温

  文 路胥

  没来成都之前,看过一则典故,说是唐玄宗向一行禅师问国家吉凶、祚运终结的大事。

禅师推托不掉,只好说:“陛下当有万里之行。”玄宗听后甚是高兴。后来,安史叛乱,打到长安,玄宗仓皇离都,奔亡到成都,登上万里桥时,猛然想起了禅师的话,感慨万千。

  我当时一直在想,在玄宗还沉浸在七月七日长生殿誓盟时,一行禅师是怎么看到凄凄惶惶的唐玄宗迈上万里桥的石阶的?蜀山蜀水,雨淋驿铃,原来这一幕早在一行禅师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来回播过?

  不可思议的万里桥,不可思议的成都,原来它只有一个虚假的坚固的时空外表。在另外一些人的脑海里,它根本没有远和近,没有前世和今生。

  事实上,每个游客来成都以前,不都已经在某本历史书里想象过 “自清凉无汗”的蜀都美女,在某句唐诗里瞥见过锦官城森森的松柏,在某个关于听琴的戏剧片段里,领略过成都的爱情麻辣烫?这些镜头,不也都已经播放过了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初次来成都的人,都是带着宿命感来重温故梦的。首先找找那对超级大明星夫妻的故居吧。“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当你搜肠刮肚,将卓文君的所有风流底事给翻出来时,拐过通惠门路,却只有琴台路一条。心里翻江倒海,原来那个让唐代的芩参伤感的古荒台,早就成了热闹的商圈了。

  再去拜访一下古往今来最聪明的人吧。对从小浸淫在三国演义虚幻世界的中国人来说,诸葛亮无疑是神仙一般的最理想的国家领导人了。明代朱元璋的儿子朱椿来到成都,看到刘备庙前门庭冷落,武候祠却人头攒动,动了怒,竟然下令废掉武候祠。可惜武候祠在成都人眼里已经不仅仅是砖瓦木头的建筑了,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他是温厚的聪明,是无害的大智慧,是护佑着成都人人当耍家的一把巨伞。因此,直到今天,让朱椿发怒的现象,仍难改观。

  就算时间紧,省略掉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杜甫草堂,总该去光顾下薛涛井吧。杭州有苏小小,南京有秦淮八艳,可是轮廓最分明的,恐怕还是薛涛了。而且她最多算是交际名媛,差点当了女校书,与风尘有一段模糊的距离。她将那些清丽的诗句写在自制的粉红纸笺上,与当时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元稹、王建、刘禹锡、杜牧相互酬唱,这可是哪朝哪代的风尘女子都难企及的风流韵事。

  薛涛井原名玉女津,水质很好,现在已经枯竭,井就在今天的望江公园内,是明蜀王府仿薛涛法造纸笺的地方。西湖苏小小墓边有“此地湖山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的名联,薛涛井边也有对联一副:“杯酒送征帆,对杨柳楼台,几人同唱阳关曲?锦笺传妙制,过枇杷门巷,千载犹称女校书。”

  所以说嘛,一个名城,总少不了许多只可意会的典故,当然还要几个可以入诗的女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责任编辑:靳明)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