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由本土品牌占90%到
连受日、欧品牌围攻
杜杰先生告诉记者,1968年时,美国市场上,本土品牌占了90%以上,欧洲品牌约占7%左右,亚洲的则更少。
美国福特汽车亚太区域资深研究专家杨勇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主导品牌,雪佛莱、福特曾统治美国多年,最近十到十五年,日本、欧洲、韩国品牌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速度非常快,但美国品牌也在再度努力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取得市场份额。有分析认为,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美国品牌还可能取得一线地位,并在以后几年保持。
●造就了一批中产阶级
杜杰先生告诉记者,汽车工业在美国GDP里占9%的比重,并带动了相关制造业,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奥政府决定救助汽车企业的原因。汽车对美国经济的另一个贡献是创造了大批的中产阶级,汽车工人待遇很高,让这个本来不属于中产阶级的阶层中,很多人变成了中产阶级,这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对汽车的需求。
而在中国,蓝领是很难成为中产阶级的,即使是现在汽车企业为了供不应求的订单而让工人加班加点并发双薪,中国的汽车工人与管理层的收入还是相差太远。
●独特的美国汽车文化
虽然美国不是汽车的发源地,但美国的汽车文化却在全世界肆意地张扬,这个“轮子上的国家”用汽车承载着美国文明和美国梦。跳上汽车绝尘而去,这个象征自由、奔向新生的镜头,我们在美国大片中无数次地见到,也当然引起了无数人的内心共鸣。
美国福特汽车亚太区域资深研究专家杨勇先生分析,汽车文化对汽车的发展影响很大,美国人崇尚汽车文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会间接地左右汽车行业发展,左右汽车行业政策。比如有些洲政府也希望发展公共交通,但因得不到广泛支持而不了了之。
杜杰先生分析说,美国是个强调自由精神的国家,大家需要自由,车子正好提供了自由,而道路系统的设置则就是为车子提供便利,高速公路发达,公共交通少。
●自主品牌销量大增
但市场占有率低、品牌形象弱
![]() |
美国在全世界汽车市场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建立自己的汽车工业,在全世界领先。而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开始腾飞时,全世界汽车行业已经成熟了。
这种环境下,中国汽车市场虽然达到了千万辆并将继续前进,让人有些尴尬的却是,这个千万辆中没有多少是完全自主的品牌所创造的。虽然自主品牌在今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乘用车方面已占到了市场的40%以上,但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完全由中国人控制的销售渠道和品牌。
而现有的自主品牌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价格仍徘徊在10万元以下。即使有了上汽的荣威和MG6,即使奇瑞、吉利都在努力推自己的中高端品牌,现实却是,消费者在购买15万-20万元的车子时,基本上都会首先考虑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要想在占有率和品牌价值上取得一定的成绩,还需付出长久艰辛的努力。
●几家二百万辆汽车集团形成
杨勇先生形象地称中国汽车尚处于春秋时期,地方割据势力太多,大的、有实力的诸侯太少。而汽车产业要发展,100多家汽车厂商共存显然不是可行之路,形成几家200万辆汽车集团是今年国家政策的要求。而在政府的推动下,几次兼并重组下来,中国已形成了上汽、一汽、长安等几家产销200万辆以上的汽车集团。虽然多数业内专家并不看好政府主持下的包办婚姻,但因地方利益等原因,靠企业自由恋爱似乎又遥不可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