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汽车行业发展的几个因素
![]() |
影响汽车发展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杨勇先生对记者分析说,首先要买得起。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们才有购车能力。按购买力计算的GDP,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元时,汽车行业才有了起飞的条件。中国在2001年时,一线城市就达到这个起飞点。2008年时,二线城市也进入了起飞阶段,因此,销售从沿海往内陆转移,这与人均收入、起飞点有关。而2015年,中国大部分城市将会进入这个起飞点,中国汽车的发展将迎来第三个浪潮。
第二是用得起。也就是汽车的拥有成本要低,比如停车、保养等费用,还有油价啊、高速费啊。去年,中国实施的税费改革,对销量增长就有一定贡献。第三是汽车要好用。这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道路啊、交通啊,要真正能够让车子用起来。美国汽车的发展就与发达的公路网相关。当然,中国这几年高速路的建设也非常快。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汽车文化,美国人崇尚汽车文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会间接地左右汽车行业发展。中国的汽车文化正在迅速发展之中。这将为汽车行业发展形成一个大众基础。不同之处是,目前中国人更多地认为车是身份的象征、成就的象征。但中国的汽车文化的内涵也会随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后千万辆时代如何延续———
美国
●10年后或许还能
回到1800万辆
杨勇先生认为,1965年美国第一次突破千万辆大关之后,销量一直平稳上升。但由于汽车产品的特性,经济波动对其影响比较大,每次经济衰退都能造成汽车销量锐减。美国市场规模在2000年时达到1800万辆,以后逐年下降。去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全球性经济危机。行业内对这种下降趋势持悲观态度,认为美国市场不会恢复到往日了,但也有人持乐观态度,认为会在一段时间或10年内,美国汽车市场会再度恢复到1800万辆。
这种乐观也许与美国人口有关。杨勇先生说,美国每年新增200万驾驶人口,在人均车保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这必将意味每年200万辆的新增需求。
●受经济影响深远
以及三大不利因素
![]() |
杜杰先生认为,美国汽车市场是有周期性的,比如70年代的石油危机曾令美国下降了二三百万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次危机也影响到了美国汽车市场。去年应该是销量最低的一年,预计今年会好一些。
而持续的千万辆带给美国汽车市场的则不仅仅是辉煌的数字。许国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世纪最后十几年,美国汽车市场一直靠两样东西在撑着,一是汽车厂的价格战——折价活动,一般都会用10%的折扣来吸引顾客。二是用分期付款或租赁的方式来减低消费者的首付压力,让消费者可以很容易拥有汽车。这样的结果是,市场需求扩大了,但让市场却虚胖了。
汽车公司无止境地追求产能和销量的最大化,甚至汽车厂商都先确定全年的销售目标,而不是根据市场的情况来调整。这造成的现象是,车子不停地造,然后停在停车场,为了去库存化,就拼命打折、贷款,即使没有贷款能力的人也可以贷款。当经济一波动,问题就出来了,市场就垮下来了,这就是2008年下半年我们看到的情况,因为市场需求没那么旺盛,这是刺激起来的,1800万辆后,市场已经在下滑了。一遇到金融风暴,当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双方的融资能力都降低时,市场就急速萎缩。
还有一个因素是全球汽车质量在过去20年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的汽车,六七年就进入生命末期了,要不断维修,这给车主造成很大负担。美国人一般16岁就可以考驾照,家里一般都有2部以上的车子,几年就需要换一部车子。而当车子质量提高后,人们对车子需求也就没那么迫切了。
汽车厂商的经营手段只追求量,金融杠杆的过度操纵,以及汽车质量的改善,这三方面令本来就萎缩的市场一碰到不景气就下滑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