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汽车加价史批判 解构一段倒退的历史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4月20日16:38
来源:汽车时尚报

 

 从怪象到毒瘤

  中国汽车加价销售的三个历史阶段

  本报记者:眭实

  在中国汽车“爆发式增长”的十年之中,我们见证了中国车市飞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样觉察出中国车市的种种怪象,比如疯狂的价格大战,比如4S店的疯狂扩张,再比如加价提车。

有一种理论叫做“存在即合理”,国内大部分消费者以及汽车媒体,都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忍受国内车市的这些怪象,甚至对于一些紧俏车型的经销商加价行为都可以忍受。但是,当这种怪象逐渐恶化成一个中国车市的最大毒瘤,任何一位消费者、任何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都是无法忍受的。

  从怪象到毒瘤 ,中国汽车加价销售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2007年 紧俏车型加价销售历史阶段

  是谁第一个在中国车市“加价提车”?有两种说法:一是2000年左右,奥迪车型开始加价销售,但由于当时奥迪车型绝大部分属于公务用车,所以知晓其内情的人并不多;而公认第一个加价的车型,是2003年雅阁的加价销售,当时作为中高级车龙头车型,由于过于紧俏,2003年初就有经销商加价十万元销售,成为同档次国产轿车中最昂贵的车型。随后,广本开始全力整肃渠道,但即便如此,雅阁加价额还高达3万多。

  当雅阁涨价之后,其它紧俏车型立马开始跟风。随后,别克君威奥迪A6、索纳塔马自达M6、尼桑(日产)阳光、福美来1.6L、嘉年华凯越等车型也纷纷进入加价行列。当时,所加的部分会给消费者注明是“配件费”或者“服务费”。

  而在2003年之后的几年中,紧俏车型的加价销售普遍成为国内车市上的一道怪象,一面是厂家承诺车型决不加价,一面是经销商和厂家的“猫和老鼠”游戏;一面是在特约专卖店遥遥无期的等待购车,一面是暗地里的加价销售。

  第二阶段:2007年~2009年 新车加价销售历史阶段

  如果说在2007年之前,绝大部分加价销售车型都是在市场上卖得十分火爆,供不应求的紧俏车型的话,从2007年开始,“加价销售”这个车市怪象逐渐弥漫到了新车之中,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极大的增加,另一方面从2007年开始,上市的“重头”车型越来越多,厂家经过前期的大力宣传,这些车似乎一上市就变成了有钱都买不到的紧俏车。

  2007年上半年斯柯达明锐上市,要提现车需加3000元排号费;紧接着丰田卡罗拉上市,要提现车需在4S店内“加点”装饰,5000元到10000万元;新海马3上市,多交3000元或加6000元装饰二选一……还是在2007年,加价提车“里程碑”式的车型——新CRV上市,上市就加5万元,成为新车加价之最,而4S店对CRV得加价销售的行为一直持续到今天。

  2008年初,新车如潮水般涌来,2月底08款景程、08款奥德赛飞度型动派1.3L、东风标致两厢307;3月又有卡罗拉运动版、CrossOver逍客、第八代雅阁3.5L、08款君越比亚迪F6新威驰;4月,新乐骋荣威1.8T、骏捷FRV、两驱CR-V……这些车在上市之初大部分也玩起了加价提车的把戏。但后来受到自然灾害、奥运会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在08年后半年“加价销售”有所收敛。

  第三阶段:2009年至今 车市井喷时代 无车不加价

  2009年,车市经过短暂的淡季后,迎来了十年来的最大一次井喷,产销量双双接近1500万辆,中国车市成为全球第一大车市。在“盛世”之下,加价提车这个怪象得到太多的“营养”和滋生土壤,终于变成了毒瘤。以前不是还有车厂站出来说:“我们坚决反对4S店加价销售”,然而这样的声音从2009年几乎绝迹,原因是“加价就好车,不加价就是不好的车”,于是,厂家方面通过“加价”宣传车,4S店方面通过加价谋取暴利,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个案例:一家销售三菱品牌的4S店,车库里明明摆满了某款运动风格轿车的新车,而这些新车甚至有的已经扑满了尘土,进店一问,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车现在卖的很好,货源有点紧,要提现车需要加点钱……”何其搞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慧芳)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