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三:经营理念转变与经营机制的选择
从增长方式来讲,因为经营理念转变使经营机制发生大的变化,生产企业要想转变投资,特别是投资到柔性化生产,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发展适合全球市场的结构方式。
由此虽然带来了阻力,但是在经销商当中达成共识,推进的决心还是很大的。一段时间之内提高柔性化的生产,产能缩减、固定费用降低、营销变革、经营理念、机制的变化,我相信会给市场带来良性的循环。
今天,面对中国的汽车市场我们也需要做一些深入探讨。对个别品牌和经销商渠道而言,上半年的时候,其实环比销量在下降、价格在下降、库存在上升。大家都知道库存上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经销商在资金上、渠道竞争力及顾客满意度诸多方面的全面降低。但是下半年不一样,资源紧缺、环比销量上升、库存稳定,成本自然而然降低,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们的观点是中国汽车市场在成长,还处在发展不够充分的阶段。竞争仍然存在,这些体现在经销商拓展比较快,但是销售跟不上。这样在客户满意度、品牌标准上有待深化。
另外是产能扩张问题,今天我们面前的挑战,是在产能不足的挑战,但是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应该是如何追寻压还是拉的理念。
第三是经营机制的选择。经营机制的选择还是刚才说的,在渠道,厂家和经销商之间应该实现共赢,而不应该建立各自的目标。如果各自有目标,必然会存在伤害另一方的结果。
第四点,我们应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弱化市场波动对企业的影响。这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学会这门艺术,从改变经营理念做起,拥有对现在的生产进行变革的决心,特别是我们自主品牌。合资企业在市场蛋糕不断扩大的时候,如果把蛋糕给自己的份额做得比较大,我们的蛋糕是不够分的,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这里竞争会更加残酷。
第五点,经营机制的变化,不细讲。另外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尽管丰田在召回事件上面临很多问题,大家也都在考虑风险问题,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丰田在反省北美扩张战略,投资变得更加慎重,丰田全球的一位副总裁强调:没有哪一家企业由于扩张速度慢而关门的,而投资失误倒闭的企业却很常见。
各个汽车厂商面临着新的产能扩张投资,与此同时新一轮经销商渠道的发展正在加速,无论是新产品还是价格竞争,无论是品牌还是渠道竞争,在“十二五”将更加有挑战。谁是最后的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搜狐汽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改编、改写。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