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的助力转向系统
余文斌
如何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提高行驶安全感,是汽车用户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汽车产品科技含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EPS,满足汽车节能和环保的流行配置
助力转向系统,也就是动力转向,目前已成为绝大多数轿车的一项标准配置。顾名思义,助力转向就是协助驾驶员做汽车方向调整,为驾驶员减轻掌控方向盘强度的装置。
助力转向系统主要分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EPS两种。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已发展半个多世纪,其技术相当成熟。而EPS则将最新的电子技术和高性能的电机控制技术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统,能显著减少能耗,提高驾驶员行驶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还具有调整简单、操纵轻便、重量轻、维修方便、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等诸多优点。
国外许多汽车公司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EPS的研制和应用,而国内仅有少数合资企业的轿车采用了国外的进口原装电子方向助力装置,而且价格很高。
吉利EPS:“真金不怕火炼”
为了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同时也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2003年2月,吉利成立EPS专项研发小组,开始EPS的研发。经过数百次试验和改造后,2004年6月份,吉利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S样品,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的空白,并于同年9月份批量生产。
吉利EPS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系统先进,实现了高功率、大扭矩、低油耗、可靠耐久的设计要求,不但燃油经济性高、路感好,而且效益高。
据来自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的资料显示,吉利EPS产品研发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电动助力转向器的空白,同时还有3个创新点为该产品增添了不少光彩。
首先,采用特殊高分子合成法,解决了制造过程中零件脱模和模具行腔内排气的工艺难题。合成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特别是固化成特殊机加产品例如蜗轮相关的产品,其脱模和模具行腔排气成为工艺难题。吉利通过无数次试验,找到了一种解决合成树脂固化时产生内部汽泡的相容剂,这样既不改变成份已定的合成树脂性能,又相对解决了该种合成树脂脱模和排气难的工艺问题。
其次,选用耐磨耐高温的特种树脂材料为蜗轮材料,克服了选用普通材料而引起的零件机械强度差,摩擦阻力大的严重缺陷。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回正性能。
此外,吉利EPS产品采用凸轮空向坐标原理,用调整变位系数,克服了原来蜗轮、蜗杆在使用过程中互锁的弊端。为保证汽车转向的安全性,吉利研发人员在有关数学专家的指导下,还用三维和五维座标的原理设计了工作曲线,利用这条曲线的相关参数制作专机和专用刀具达到蜗轮付正常传动的目的,为了保证安全,吉利的EPS转向系统失效后汽车转向成为无助力状态,仍能实现转向功能。
另据了解,在生产过程中,吉利改进了很多工艺,如对蜗轮壳体的加工,为保证主蜗轮对中心距的一致性,设计和定做了成套四座标数控专机为改进扭矩传感器易跑偏现象,吉利提高了各种轴承品质,并为确保蜗轮付的加工精度自行设计制造仿真检测设备,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另据来自有关科技部门的资料显示,吉利EPS产品配装的整车已进行了6万公里道路试验,经国家级襄樊汽车检测中心和国家级重庆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样机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动力转向标准,并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和实用新型专利一项,通过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和浙江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目前,吉利在产的EPS产品是其第三代产品,其价格只有市场上同类产品日本三菱的三分之一,但却与其质量相当,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权威评价:实现了几代汽车人的梦想
在2005年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吉利现象——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研讨会”上,诸多顶尖专家用如下评语定义吉利EPS产品的“突破”:
吉利研发出来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EPS等核心部件,实现了我国几代汽车人的梦想,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业绩。
展望未来:商机无限
吉利的EPS产量已达月产4000多套,年产能可达7万套。目前全部安装在吉利的美日、豪情、优利欧等全系列车型上。
据了解,吉利目前已研发出第五代EPS产品,并将陆续安装在自由舰、金刚、FC-1,以及华普的海域等车型上。之后,该产品还将被安装在美日、豪情、优利欧等吉利其他品牌车型上,而其第三代产品也将随之淘汰。三年后,将实现与吉利所有基地全部车型配套,形成年产30万套EPS产品的生产规模。EPS产品产能达到一定规模后也将进入市场。
与此同时,吉利还将不断开发EPS新产品,与国际水准保持同步。如开发P型齿轮齿条式电动助力系统、C型循环球式电动转向系统等,使之能够匹配国内、外各种低、中、高档轿车轻型车、农用车、运输车。随着吉利新的EPS结构研发,其未来的市场规模将有很大的空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