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召回警示:自主品牌要谨谨慎慎
搜狐汽车:最近国际汽车产业的大事就是丰田召回的事情,左总觉得丰田这个事情对国内的自主品牌而言,是不是有一个契机、一个机会来了,我们可以又上一个新台阶?
左延安:我觉得不能这么去看,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感觉,那样不好。
应该说一个警示,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是一个警示,就是说一个企业,再好的企业都不能够忘记当初创业的奋斗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丰田多少年来坚持产品品质,坚持客户和市场导向,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丰田,道理很简单,丰田仍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公司。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他不能做过头——不断的降成本,不断的降成本。所以丰田我觉得要反思的应该是,过度的规模扩张和过度的追求利润是导致丰田今天现状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他现在要回到产品第一的路线上去,他在很多场合都在说这个话。因为丰田在中国他的份额也不算很大的,而且丰田的产品在中国好象不像在美国反映那么强烈,所以丰田少卖一点对我们来讲应该是波澜不惊,更重要的我们吸取教训,而不是说是机会,而不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和合资品牌没有关系。
搜狐汽车:不单是丰田,日产、铃木、大发这些企业都在大量的召回汽车,显然已经不是一个丰田制造的问题,是整个日本汽车产业方面的问题,左总觉得中国的自主品牌要能够从一系列事件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左延安:我刚才前面说的,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产品质量无论如何不能马虎,我们说德国人不为规模和利润所动,他该把产品做成什么样子就做成什么样子,不计成本,一定是把他们的东西做到极致。所以日本车怎么做也做不到奔驰那个水平,因为整个文化制造哲学不一样,奔驰和宝马一直有非常稳定的利润,工人、管理层生活质量很高,心态非常平稳。对于我们自主品牌来讲,上了一课,如果哪个不注意产品品质,哪个就会出问题,很简单的道理,一开始我说谨慎谨慎就是这个道理。
搜狐汽车:您认为现在丰田大批量的召回产品,除了刚刚说的追求极限的扩张、极限的利润,忽视了品质,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汽车工业自身的发展趋势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给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左延安:可能丰田也要反思一些流程的技术,TPS(丰田生产系统)也是全球很多企业学习的,像福特、通用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学习,不能够因此就否定这种生产方式,有一些基本理念是对的。我还是那句话,管理的难度在哪?难点在哪?在于对度的把握,任何一个好东西你走过了头就走到反面去了,为什么中国文化,现在有外国学者讲,今后中国文化还是很有意思的,中庸之道嘛,不偏激嘛,江淮追求的就是这个东西,协调平衡。就是你要利润的时候,一定是以质量为前提的,而不是牺牲产品质量去追求利润,一定是这样的。丰田的生产方式,你要说细一点,比如说系统化设计、模块化供货,把车门的相关零部件从120个减少到70多个,能不能减少到90个呢,从120减少到70个,少了50个,能不能少少一点呢,90个行不行,可能会更好一点,做到极致以后就很危险了。另外比如说,他在全球很多车门的内板是一样的,为什么要一样呢?焊装线可以统一,一个图纸来生产一个焊装线,所以把很多车型的内板都统一起来,有时候就会影响整车的质量。比如讲过度的使用电子技术,这种东西安全件是不是合适,比如油门拉丝,那是机械的,一般的不会出问题,电子系统如果程序设置没有一个足够的纠错功能,就会出现不踩油门但是依然提速的现象,但是电子成本肯定低,技术含量在里面,这样开发出来后面的成本就很低,所以降成本要有度的把握。所以不能简单的照搬TPS模式。
有一些东西,比如讲全员改善,持续的改善,零库存,零缺陷,他不是不讲质量,讲零缺陷,零库存,汽车市场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在客户需要的时候能够接受的价格及时的把这个产品送到客户手里,原本是最好的一个东西。然后就是自动化、整车化,这些东西不是不好,但是从产品设计这个角度,我觉得系统化设计风险是大的,有风险的,可能丰田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估计到。再一个,电子化的进程也不能够不顾技术的成熟程度,冒进也不行,风险很大。丰田在降成本上过度,特别是在研发这块,制造阶段我以为丰田非常好,问题还是出在研发阶段,也就是说市场化设计和电子化方面,这是我们作为汽车人来讲,我们没有深入到这个事件当中去,也不是很多的了解这个事。
搜狐汽车:左总刚刚说好的新高科技我们肯定是要用到的,如何把握既使用了高科技扩大了规模,又最大程度的规避这种风险的产生?
左延安:这个都是循序渐进的,试验、验证、检测这些流行是不能跳过的,是不能少的,好像丰田为了尽快出产品,已经在简化流程,这个是不可以想像的。新技术高科技,用于产品、用于制造技术过程当中,都要有足够的验证过程,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就没有创新、没有技术进步了。但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必须确认这个东西是没有问题的。
搜狐汽车:好的,非常感谢左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