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支持上海
朱镕基说,一汽干的品种太杂太多,分散的精力太多,不如上海集中力量抓桑塔纳,所以优势还在上海,今后的优势也在上海
1988年国家机构改革,国家计委下设两个司,一司管原材料,二司管机械、电子、轻工、纺织。
我们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了《关于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战略》初稿,在当时算机密文件。(1988年)11月,在征求有关部门和委内有关司的意见基础上,做了第一次修改。
这个战略稿前后修改了6次,之后一汽项目、二汽项目和上海项目怎么上,“三小”项目怎么上,就按照这个指导文件来执行。
为解决一汽合资问题,1991年3月21日到23日,在我的提议下,郝建秀同志在长春召开一汽轿车现场协调办公会,省市领导都参加,会议请大家参观现场,听取耿昭杰的汇报,并对一汽轿车合资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组讨论。经过大家研究协调,捷达和高尔夫有13个问题已明确解决,还有7个问题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同时,一汽汇同省市各有关部门提出,一汽轿车合资项目关键在于今明两年,一汽二厂区的建设,只有在今明两年集中力量做到资金到位,政策配套落实,就一定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来做。
后来我写了报告,邹家华同志批示:深入现场解决问题,这个事办得好。这个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这份报告就把一汽项目给拍板定案了。
当时机械部和中汽公司计划让一汽和二汽的轿车项目同时上马。中汽公司提的方案是,批准这两个项目打包。项目被批准了。但国家计委认为投资太大,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国务院就根据“三大三小”原则订出重点:先保一汽,二汽适当拖后,桑塔纳保持现有3万辆规模,确保一汽把轿车项目建起来。
重新做这个方案时,我把陈斌、陈建国、李刚叫过来,在位于六里桥的二汽驻北京办事处开了几间房,关起门来搞了三天三夜,做了四张大表,包括资金、技术、工厂和运输方案,做出来后写了一个报告,送给领导。大意是,按照机械部和中汽公司的方案,两个项目如果没有140~150亿(元)下不来,建议先花40~50亿(元)上一汽轿车项目,两年后再上二汽轿车项目,上海大众维持现状。
邹家华后来批示,这个报告可行。
这样投资就变成了40多个亿。要真干15万辆的规模,我们必须投这些钱。这样总算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当时朱镕基还在上海当市长,他到北京开全国人大会,让我去机电办,要找我谈话。
我带着陈建国到上海驻京办事处去找他。我一进门,他就说:徐秉金,你为什么支持一汽,不支持上海桑塔纳?
我说,一汽和桑塔纳都是按照您在国家经委定的原则执行的,我们有前有后,在“三大三小”中,重点支持一汽,二汽延后,上海维持现状,把奥迪拿过来。
朱镕基说,你必须得支持上海。
一汽确实是老工业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人,没有一汽就没有二汽。上海呢,桑塔纳先走了一步,积累了搞小汽车的经验,但是从总体技术力量来看,它和一汽还是有差距。
朱镕基说,但是你要考虑上海今后的发展,我认为虽然一汽现在强一些,但是必须把它摆正,在支持一汽的时候,要把上海往前重点给予支持,而且我相信,今后的优势也在上海。因为一汽干的品种太杂太多,分散的精力太多,不如上海集中力量抓桑塔纳,所以优势还在上海,今后的优势也在上海。
现在回过头看,确确实实验证了他当时说的这句话。
1990年,朱镕基从上海调回北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有次他又找我谈话,当时我正要从国家计委调到国家机电产品进口办公室。他说:秉金,你先去上海,把上海大众规模问题解决了。因此,我到国务院机电产品进口办公室报到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一年。
上海大众原有规模3万辆,他们希望能扩大到15万辆。我就带着国家计委投资司、外资司、计划司等9人工作组到了上海。吴邦国同志(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和黄菊同志(时任上海市市长)接待了我们,我们去了6天,相当于现场办公。
实际上在国家计委内部,意见也很不统一。投资司没意见,外资司意见最大,规划司直接说,一汽和二汽还没有完成建设投产,现在给上海15万辆规模不合适。这几个司长互相吵架,往往争得脸红脖子粗。
我跟他们讲,上海的条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不要老给它框死。
但反对意见太大,我是谁也说服不了。我就给时任上海经委主任的蒋以任出主意,让他提个6万辆的方案,要把理由写充分,把可行性报告做好。
在工作组讨论时,我直接报6万辆。我想,你15万辆不行,6万辆总可以吧——上海生产线不闲置,市场也有需求,而且这些钱也基本上由上海出。这样总算让工作组达成一致意见:6万辆可以写。
我对蒋以任说,你在6万辆后面再打个括号,写上单班两个字。单班6万辆,双班不就是12万辆吗?再发展一下,就是15万辆了,这样打了个马虎眼。
结果谁也没看出这一点。国家计委的几个司长也不知道这是我的主意。上汽把方案报上来后,我写了一份报告,上报给邹家华同志,总算把事情办好了。现在我去上海,蒋以任还说:秉金,你当时单班这两个字可起了关键作用。
后来我单独找时任上汽董事长的陆吉安谈话。我说,老陆,你要想把桑塔纳搞起来,就必须把发动机搞起来,把技术拿过来,这样30万辆就干出来了。上海起步时,国产化并没有抓发动机,现在倒应验了朱镕基的话,上汽已经排到了一汽前面。
八五期间,“三大三小”的定点和执行都是我们在做。但你得注意一个前提,这些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容易了,不能脱离计划经济这个大筐子来看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