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今年已接近尾声,车市也走进了最后的收官之月。从前十一个月的情况来看,缺少了国家优惠政策激励的车市基本上处于被抑制状态,但是如果从现有的数据统计来看,全年的汽车产销量比去年有小幅度增长,大概在1850万辆左右,仍然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对于明年的车市行情,似乎与今年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善,但也不用过分悲观失望。
汽车行业及汽车市场是与整个国内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的,中国经济的崛起过程也是中国汽车崛起的过程,而中央对明年的经济形势已经定调,那就是“稳中求进”,那么汽车市场发生倒退的可能性大大减小。鉴于国内经济增长呈减缓趋势,以及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首先要严防剧烈波动情形发生。目前国内经济最大的压力应该是如何控制物价飞涨,虽然国家干预房地产业初获成效,但是随之也带来了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人民的收入和支出不平衡的矛盾亦趋严重,日常生活和生存压力不断加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购买力和消费心理。对于汽车消费来说,也是有利有弊的事情。汽车作为纯消费品,不像具有投资价值的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和人们生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它对经济的刺激能力远不如房地产。然而,房子和车子已经成为国人的两大重要需求。房市在动荡,车市也发生过一些起伏,最牵动人心的还是前者。对于房地产市场,国家对未来几年也放出了口风,那就是继续调控。怎么办?总不能把钱存到银行让它贬值,要么就是拿来消费,比如汽车,还有其他奢侈品消费。这个道理很简单,不买房了,就买车,有了车的,再买第二辆车,换更高级的车。这对车市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最近老家的同学跟我聊天,每年他都要向我“汇报”村里的变化,尤其是农民买车。据他讲,今年又有我认识的三四位同学买了好车(十万元以上),有的已经换掉了夏利、吉利,档次也升级了。我的老家是一个并不算富裕的村子,在山东勉强能算得上是中等,农民的主要收入依靠种蔬菜、外出打工。买车的农民多以中青年为主,他们有的是通过多年种地积累,有的是通过做生意,年轻一点的则是家里父母攒钱。尤其是预备结婚的青年,女方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好房子和摩托车、电动车、齐全的家电,而是越来越倾向于城里有房、家里有车两个条件。对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家来说,这是两座新的大山。不过,从现在的状况来看,经过数年的积累,买车已经不是问题,五六万、七八万甚至是十几万,相对容易一些,进城买房恐怕还只是村里富裕人家能够做到。
说这些的意思很明显,我指的是农村市场的汽车市场大有希望,依然打开。从有关方面的统计来看,好像微型面包车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似乎意味着农村市场不够活跃。其实,微型车在农村已经非常普遍,之所以谈不上普及,是因为很多农民兄弟实在是觉得没有必要买车。三四万元的车,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家都能买得起。我想,一个为人们所忽视的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要求提高了,不能用几年前的眼光来看待农民了,他们不仅要买车,而且要买好一点的车,要享受汽车生活,因此他们的购买力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上一次我借了一辆马6开车回家,在乡间碰上一个小学同学,开着一辆本田CRV,跟他打招呼愣是没有搭理我。我知道他发了一点小财,不能跟他比。确实也有许多人富了起来,不再想过去有钱就存银行,而是及时消费,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基本上可以确定,明年国家不会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很多人便对明年的汽车行情表示很大的忧虑。因为市场不增长或者缓慢增长,同时意味着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本土自主品牌,弱小的汽车制造商,面对强大的合资品牌,面对汽车巨头,很难再从优裕的市场中分取一杯羹。汽车制造商该如何应对?我想,第一点应该是对明年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制定一个切实的增长目标,而不能追求和奢望以前的高速增长。然后才是想方设法采取有力的营销方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对于自主品牌,我倒是非常赞同尹明善的一个看法,他觉得随着国内市场亦趋严峻,本土品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海外市场,寻找竞争压力小而又拥有经营优势的新大陆。多少前年,就有不少企业家提出让海外市场份额占到三分之一、对半甚至是三分之二的目标,今天来看,还远没有达到。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国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决定明年车市的因素还有很多,出路也不少。基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基数较大,潜力仍存,所以不必担心什么倒退或者崩盘问题。真要有这么一天,我想应该是在十年之后再行预测。我所提到的农村市场,海外市场,都是曾经热烈讨论过的话题,不过,当时尚处于初步认识阶段、启动时期,一段时间内还出现了一些发展阻力,现在到了它们开始发力的时候了,这提醒我们不要遗忘或者轻视这些市场。在全国大中城市纷纷限购、限行、交通状况日趋拥堵的现实下,中小城市、农村市场正在释放它们的购买潜力,显示它们的包容能力。
车夫并不担心明年市场,就像人们曾经杞人忧天地相信“2012世界末日”一样,随着时间的迫近,人们不但没有慌乱,相反却越来越认识到这是在开一个国际玩笑,在及时享乐的物质主义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娱乐。2012的末日预言不会变成现实,2012的车市也不会惨不忍睹。
作者:车夫
授权状态:本文已授权给搜狐网独家刊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