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 用车资讯】随着夏季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逐渐增多,天气也开始十分复杂多变。除了雨水以外,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也经常会给驾驶员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了解恶劣天气下驾驶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掌握相关技巧,定会对您有所帮助。
全攻略1 学会正确使用雨刮,注意安全车距
雨天时,能见度和路面状况是能够直接影响行驶安全的两大主要因素。
能见度就是指人的肉眼,透过空气所能看到的水平方向的最远距离。下雨时,雨水洒落使车窗玻璃和后视镜模糊不清,车内外的温差使车窗很容易起雾,加上潮湿路面的光线反射使得能见度大大降低。
雨点打在车窗上溅起的水花,很快就会让驾驶者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车外的行人和车辆都只剩下放大的轮廓,这时就需要开启雨刮器,刮掉车窗表面的积水,保持良好的能见度。 如果雨天驾驶车辆,不使用雨刮器或雨刮器发生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对行车安全十分不利。由于视线不佳,有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儿童和障碍物,所以必须减速行驶。
在进入雨季前,应检查汽车雨刮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发现雨刮器无法刮净车窗表面的积水,就应到专业的维修点进行更换。在下雨时,由于车内外温差较大,容易在车窗上形成雾气,这时就需要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打开车窗是不能够完全除掉车内的雾气的。
遇到暴雨天,雨点大且速度快,砸在车窗上发出很大的声响,这时即使雨刮器运动再快,也无法刮净车窗,导致驾驶员的视线受到影响,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应立刻打开双闪灯和雾灯,低速行驶。能见度过低时,则应靠边停车,以避免发生危险。
路面状况直接影响着车轮的摩擦系数,从而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在干燥路面驾驶,车速变化时,地面的附着力基本保持不变。而雨天,当车辆在潮湿路面上行驶,车轮的抓地力则随车速的增加而急剧变小,很容易发生“水滑”,此时,紧急制动或是急打方向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应当记住此时的轮胎抓地力与干燥路面相比,减小了许多,应留出更多的反应时间和更长的车距。雨天加速行车,车胎与路面之间形成“水膜”时,汽车的转向和制动将有失效的危险,所以应当缓给油,轻踩制动。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