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专题 > 极客改变世界 汽车商业价值

不仅局限在物质层面 "极客"如何改变世界

2012年05月09日13:54
来源:《商业价值》 作者:王伟

  极客与商业

  《连线》杂志编辑史蒂芬·列维还记得他采访27岁时的比尔·盖茨时候的情形。“在交谈过程中,他一直盯着电脑屏幕,使用当时还很新奇的鼠标测试程序,谈论他的同事和对手。他表现出一种执著的精神,谈到员工招聘时,他说‘如果你要雇用工程师,只需看看他写的代码。如果他没写过多少代码,那么不要雇用他。’”

  在比尔·盖茨眼中,真正的黑客不会休假。但是他也承认功成名就后的他已经不算是真正的黑客了:“就投入的精力而言,我必须完全承认。我在20几岁的时候,每天都在工作。现在我会回家吃晚饭。当你选择结婚生子之后,就必须放弃一些幻想。”

  盖茨所说放弃的“幻想”也许是从极客走向商业过程中的一种痛苦的切割。正如史蒂芬·列维所说,如果盖茨只是一个普通黑客,他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代码编写者,但是也仅此而已。盖茨的商业成功背后是他放弃了黑客的一些基本准则,实现了计算机的商业潜力,并把电脑推向了普通大众。纯粹的黑客鼓励所有人对代码进行复制、检查和改进,但盖茨认为软件是一种知识产权,复制数字产品与盗窃衬衫具有相同的性质。

  作为极客群体中已经足够商业化的代表,比尔·盖茨尚且经常被传统的商人觉得有些另类,更不要说那些打心底抵触商业对其理想的“污染”,一直保持着内心最初的驱动力——发现的喜悦和想法的自由交流的极客们。更多的时候这些人甘当人梯,没有推出数百万美元的产品致富,也没有成为偶像的“原教旨主义”极客了。

  其实,当极客们开始横空出世影响商业的时候,在那些最传统的商人们面前他们就是一群与自己习性格格不入的怪异的人。传统的商业中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往往是沟通和平衡各种关系的能手,他们未必智商超群但是却情商无敌,他们可以不懂产品却能八面玲珑,和西装革履、巧言生花的他们相比,那些不善社交、牛仔裤加运动鞋的极客们实在是优点和缺点都太过于明显。

  例如:乔布斯虽然在重返苹果之后凭借推出iPhone和iPad达到人生的顶点,但是在苹果前CEO、根正苗红的职业经理人约翰·史考利眼中,“乔布斯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公司”。他极端偏执并且脾气不好,对于下属动辄呵斥犹如魔鬼,如果用职业经理人八面玲珑的标准来看实在不算是个好老板。扎克伯格更是一出道便被传统商业伦理认为是个离经叛道者:当被指责Facebook涉嫌剽窃他人创意时,扎克伯格根本不认为自己犯下了什么错误,在他眼中,有创意不重要,能把创意做成成功的产品才是王道。

  尽管商人们认为这些极客们某种程度上背离了经典的商业精神,但是没有人能够改变的一个事实是:这些按照过去的商业标准并不完美的人却都取得了商业上巨大的成功。

  对于极客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时代。他们有缺点、不完美,但是在今天依然能够成就一番耀眼的事业,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信息时代让人类社会的演进发展到了对信息本身重新定义的时代。今天的信息已经成为和当年的煤炭石油同样重要的一种新的资源,同时信息技术也变成了最有力的生产工具。这种变化让那些追求极致的极客们得以跳出传统世界的资源、阶层等路径依赖,去开创一个全新的世界和全新的规则。

  于是开创者们可以不像前辈守成者那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们的野心、胆识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都能让他们做出比前辈更加辉煌的成就。

  与此同时,之前近40年金融业主导全球经济带来了风险投资的繁荣,成熟的商业VC体系得以建立,这都为优秀的极客推出产品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社会的专业分工让极客只需要专注于做好产品本身,后续的融资到财务等非技术环节都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这也增加了用技术改变商业的成功概率。

  当然更重要的则是极客这一群体是一个非常善于交流切磋思想碰撞的族群。在这个族群里,正如凯文凯利所说,“第一批成功者对于科技力量的笃信、对于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于知识的敬重,特别是他们积极‘传递成功基因、容忍失败’的文化都异常强烈,极客圈中同类人之间经常互相触碰,并将基因不断的复制和传递,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极客的群体中最容易产生创新。”

  Y Combinator创始人,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如今所做的事情也正是这种极客亚文化的写照。

  年轻时的格雷厄姆是一个优秀的极客,早年间他开发了全球第一个通过互联网使用的软件Viaweb ,1998年Viaweb 被以4900万美元卖给了雅虎,成为了后来的Yahoo Store。不过在加入雅虎之后,格雷厄姆发现自己无法习惯大公司的官僚环境。

  “运营创业公司,每天都像在战斗;为大公司工作,就像在窒息中挣扎。”在为雅虎工作一年半后,格雷厄姆觉得离他想要的极客的生活越来越远,他选择了辞职。

  后来,他创办了Y Combinator,把培养年轻极客,扶植创业公司当成自己的使命。和传统的风投完全不同,格雷厄姆不会等到创业者小有所成之后再参与进来,而是从一开始就用自己的资源,经验和智慧为更年轻的极客进行“传帮带”。

  格雷厄姆的创业公式就是:搭建原型、上线运营(别管bug)、收集反馈、调整产品、成长壮大。YC为创业公司举办为期3个月的训练营,每次挑出40个入选者。YC向每一个入选项目提供1.1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外加每个项目成员3000美元的津贴,鼓励极客们用最少的资金将灵感实现成为产品。

  格雷厄姆鼓励年轻极客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且让他们快速发布产品,因为这样可以知道一个创意是否可行,而不是等待万事俱备;他厌恶官僚化的庞大机构,在他看来小团队更容易成功,创始成员最好不要超过3个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创业时代,而在这个时代充满创造力的极客将会是关键的推动力量。

  格雷厄姆发现,商业对极客价值来说并不是一种威胁,因为极客价值已经征服了商业。随时解决问题、分散化决策、强调工作质量而非服装质量,这些都是极客的价值观,并且已经渗透到了更多的工作领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许亚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